不知你是否注意到:
- 当重看之前喜欢的电影时,你很想尽快看到主要部分,但这次的播放进度好像比上次看的时候慢了很多?
- 当重新去看一些之前自己喜欢的小说时,你感觉剧情篇幅好像变冗长了,只想快点读到戏剧性部分?
- 当看到篇幅较长的文章时,你有点不耐烦,希望内容是精简的要点或者简明的扼要?
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耐烦,以至于迫不及待地想让自己的需要立即得到满足呢?
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什么开始缩短?
当我们无法立即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时为什么轻易就烦躁、无聊甚至是生气?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副标题“为什么你容易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这本书,就从行为反应的本质上对这些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讲讲快文化下的生存焦虑以及心理外化的作用机制。文章略长,做个深呼吸再往下看吧~
1、
或许你会觉得是当今时代的快节奏,亦或是各种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提高效率工具的普及和快速迭代让我们迫不及待地追求更快、更新、更简单。
其实,我们开始失去耐心的时间比这些快捷工具出现的时间还要早。
想想以前人们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当你饥肠辘辘的问父母亲什么时候可以做好饭时,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小时以后”。虽然焦急,但还是不得不拿出耐心等一等。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忍受饥饿,耐心也得到了磨练。
而随着微波炉的发明和食品获取方式的快捷化,我们等待的时间越来越短,再也不用忍受饥饿。
- 半加工好的餐盒,微波炉几分钟热一下就可以吃。
- 果腹的零食品类增多,一旦出现饥饿感,我们随时都能轻易、迅速地找到食品充饥。
- 甚至不用自己动手、动脚,点餐后直接送上门。
- 我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多种食物。
这些“快餐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降低了我们对饥饿感的忍耐能力,甚至连轻度饥饿感都无法忍受——我们希望自己的需求能立即得到满足,因为我们已经尝过立即满足的甜头,之后就会要求更多的“即时满足”。
试想一下,当你独自用餐时,随手有零食,午餐送上门,晚餐微波炉。
但如果你去参加聚会或者去朋友家吃饭,你已经有饥饿感,但菜还没上,朋友还没做好饭,你是不是感觉有点烦躁,无所适从,甚至是沮丧或生气?
这已经不止是忍耐力或者情绪控制能力的问题。
我们对于无法立即解决饥饿感的恐惧已经被加强。我们渴望更加快速地满足自己的冲动(需求动机)。只要轻微的饥饿感就会变成焦虑和不适的触发因素,我们的生存本能也会被激活。
随着我们在食品上获得即时满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大脑和身体里产生了不适感,于是这种欲望超越了饮食领域,渗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影响我们的决策,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路怒.jpg比如堵车。原本堵车只是给人们带来轻微的沮丧感,听听歌转移一下注意力就缓解了,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极端的方式处理这种小问题。
当然,仅仅只是饮食上的“快餐文化”不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
2、
近年来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事实上,谷歌、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想获得什么资讯,想寻求什么答案,想得到什么反馈——一定要立即得到。
搜索引擎,嗖的一下试想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为了解答一个问题,人们需要在图书馆劳心费力地翻阅图书和期刊。
而现在,对于不确定的事情,我们几乎不费力就能找到答案。
这些工具让我们可以立即满足自己的需求,找到问题的答案,以缓解我们的不适。
另一方面,这些便利工具又让我们养成获得即时满足的习惯,“及时享乐”代替“延迟满足”,同时提高了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事情时的期望值——我们希望自己的所有冲动(需求动机)都能得到尽快满足,最好按一下按钮就可以!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即时满足所有的冲动,原本用“即时满足”来缓解的不适感越来越强烈,对“不能即时满足”的恐惧使焦虑增加,我们开始寻求各种快速解决方案,勤奋地找捷径“偷懒”,各种方法论、速成班、快捷工具孕育而生。
我们不得不依赖各种外部因素来缓解和管理不适感,结果往往“差强人意”或“不尽如人意”,于是,不适感更甚。
究竟是什么促使我们体验到这些更高水平的不适?
3、
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心理外化(externalization)。
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中,心理外化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防卫机制。在外化中,个人将其内部特征“投射”到外部世界,特别是其他人。
例如,一个过于好争论的人会认为别人也是好争论的,而他自己却是无可指责的。
心理外化是一种对抗焦虑的保护措施,是正常、健康运作的心智的一部分。
但是,过分外化会导致神经疾病。
用一张图来简单说明一下心理外化的过程。
心理外化的作用机制.jpg简单点说,外化就是一个人所体会到的“自己所做的行为和决策大多来自外部作用”的感觉,个人不用为自己担负责任,因为外部因素引起了这个人的行动。
比如一个心理外化的人可能会说,“迟到是因为塞车”,“报告没交是不巧电脑死机了”。
** 一般来说,外化作为心理正常的防卫机制,能使我们在遭遇困难或挫折时,通过外部归因适当缓解内心的不适感和焦虑。**
但如果在心理外化过程中,过多地受外部因素影响,从而把外部因素作为心理倾向的参照标准,赋予外部参照标准越来越多的权力和价值,以至于牺牲了我们内心的参考点(即自身的核心信仰与情感),于是行为和选择受外部因素(包括外界期望)的影响和驱动,最终使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做出的选择越来越背离内心真正的自我。
内外矛盾激化使我们的焦虑和不适感越来越严重,生存本能受到激发的“门槛”(即阈值)越来越低,我们变得敏感化,小问题或者小挫折都足以让我们大发雷霆。
比如,考低分都是因为老师讲课太差,失业是因为有人跟自己过不去,当然还有上述提到的路怒者。
总有刁民想害朕.jpg我们对外部因素的关注和依赖,使得外部因素更多地取代内心参考点,进而成为我们行为决策的参照标准。
而在心理外化过程中,快文化下获得即时满足的习惯无疑加剧了外化程度,降低我们对不适感的忍受能力,也加剧了我们的焦虑程度。
- 点快餐超过半小时没到就打电话投诉
- 发了消息对方没回复就是不爱自己
- 很长一段时间没收到信息就产生疏离感,觉得自己跟世界断绝了联系
我们越是依赖外部刺激,当无法得到刺激时,焦虑水平就会上升,我们对外部刺激的需求就变得贪婪。比如:
- 同时做好几件事
- 加各种社群
- 报各种各样的课程
- 屯书屯资料
甚至为了源源不断获得外部刺激,我们产生了强迫行为:
- 不停地洗手
- 反复确认门上锁
- 所有接触到的图文都要收藏
- 课程推荐的书单全都买等等
有些人已经达到了上瘾的地步,以至于一旦得不到外部刺激,就会感到焦虑。
如果你要求他们放弃一些刺激,他们就会陷入一种消极状态,加剧不适感。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减肥。
当代文化注重以瘦为美,杂志媒体的渲染使得许多年轻女性力争实现瘦身目标。
在这些外部因素影响下,她们强迫自己去迎合外在的标准,甚至采取节食、服用泻药或过度运动等极端做法。
而为了快速缓解不适,她们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吃药,结果只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4、
在我们的心理外化倾向逐渐加强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我们不可能永远满足那些人造的、外在的标准,至少满足这些标准的方式不会是永远有益健康的。
这样一来,自信心受挫,焦虑程度提高,不适感加强,敏感度提高,为了寻找快速解决方案以抑制不适感,我们很可能又养成一些新的不良习惯,所需要的剂量也越来越大,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严重干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分析完快文化下的焦虑以及心理外化的作用机制。
小结一下:
- 快餐文化促进了即时满足感,忍耐力降低。
- 互联网及搜索引擎等快捷工具提高了获得即时满足的期望值,习惯寻求短期快速解决方案。
- 对外部因素的关注加剧了心理外化倾向,背离自我,依赖外部刺激,敏感化。
- 快文化及外界期望加剧焦虑与不适感,于是增量、强迫、上瘾、恶性循环。
5、
知道了我们所处时代文化下的生存焦虑的根源,接下来就要想办法削弱这些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减轻外部因素引发的焦虑程度,把生活和健康的主导权掌握到自己手中了。
以下是书中提及的一些应对策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书本看看。
- 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给自己规定某些时间段,让自己从数字互动(如邮件、信息、互联网)中解放出来,降低焦虑水平。
- 珍惜和忍耐不完美,不要强迫自己完成所有工作:放弃部分安全感,理解不完美,发现不完美的价值,学着接纳自己,包容他人。不要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外部架构和外部行为上。
- 学会放慢速度,限制一下同时处理的任务数,同时,试着延迟对满足感的需求。
- 管理情绪,戒掉易怒习惯,提升忍耐力:转移注意力,降低外部刺激对自己的影响。
- 生活作息规律,提高睡眠质量,劳逸适度。
最后,
焦虑其实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
而心理外化又是一种对抗焦虑的保护措施,是正常、健康运作的心智的一部分。
想要彻底消除这些不适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永恒变化的生活状态中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点。
平衡点END。
我是素丫suya。书不分好坏,只论“值得怎么读”。
这是2017年50之第9篇文章。让我们书尘作伴,活得洋洋洒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