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187
今日启发:
Elton:
第十一章 近世文化的变革
第一节 安土桃山时代与黄金文化的特质
政教合一
这两种文化上的对立与并存,还表现在:绘画方面,水墨画的“空寂”枯淡性与隔扇屏风画的金地浓彩性;戏剧方面,能乐的以歌舞为本位的幽玄美与阿国女歌舞伎戏剧性的华丽的官能美;建筑艺术方面,有展现至简至素的自然美与豪华壮丽的人工装饰美,等等。这种文化现象,不仅限于安土桃山时代,而且及于江户时代。
一方面,在宗教方面,“织丰政权”为巩固个人的威权,在对待佛教信仰上,态度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对中世以来形成的强大佛教势力介入政治,进行了武力镇压。尤其是织田信长将霸权伸向各地时,各地寺院僧侣就支持地方与之战斗。比如,织田信长在攻击天台宗总寺比叡山的延历寺和净土真宗总寺石山的本愿寺时,就焚毁400余所佛堂,屠杀1500名僧徒,还对法相宗总寺奈良兴福寺的势力施以经济压力,使之屈服于己等。到了丰臣秀吉主政时期,虽然一度准许延历寺再兴和一些寺院重建,但将寺院置于其严格的管制之下,使寺院势力屈服在其封建统治之下,为其所用。最后宗教被御用化,归在其政治体制之内。
图片
“黄金文化时代”
另一方面,在佛教信仰上,将来世的价值转向现世价值,以现实世界优先于理想世界。织田信长,尤其是下层阶级出身的丰臣秀吉受到我国隋、唐时代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多次利用“弥勒降生”作为号召,聚集力量取得起义成功的启发,也就以“弥勒降生”作为号召,取消当时束缚农民的劳役劳动,让贫农相对自立,以平息广大农民长期的不满。于是,“弥勒世界”便成为人们的憧憬,并将这种憧憬寄托在统一天下者的身上,也寄托在开发金矿、积聚财宝的现实上。《庆长见闻集》(1614)就记录了“如今也确实是弥勒之世”,是“连平民百姓都在聚集金银的难能可贵的时代”。换句话说,金银财宝就是弥勒世界的化身。因此,这时期的宗教信仰,突破了长期以来对彼岸世界的憧憬,而追求此岸繁荣的弥勒世界。正如日本学者林屋辰三郎指出的:“从织丰政权的结构来看,弥勒绝不是信长、秀吉那样的人间英雄,而是最现实的金银财宝,因此可以认为是弥勒世界的现实化。”黄金文化与信仰弥勒,成为这一时期日本中世文化的两根支柱。日本文化史称其为“黄金文化时代”。
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