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味着真善美、意味着人性的单纯和纯粹。现实意味着钱权、意味着人性的复杂。文学是我们从小受到道德教育、是父母和老师在我们小时候时的叮嘱和训导,现实意味着你的心慢慢进入了社会后,在一次猛烈的价值观颠覆后,询问哪里出错了。文学是三观正,是其身正不令则行,是好人有好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善因种善果,是恶因种恶果,现实是好人死的早,凡事多想自己不会抑郁,是碰瓷,是舆论控制真相,是圆滑,是钱力万岁。文学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是一眼万年,现实是房子,名字,车子。文学是追求知识的纯粹,是学术的探索,现实是追求钱的纯粹,是发论文拿学位。文学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现实是公交地铁出租车。
文学与现实的问题,是一直困扰着我的,或者说我本身文学追求的不纯粹,否则我不会纠结这个问题,最近有冲动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源于震惊于一位网友的自白,他把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要钱,原则性作为了口号,唱响于互联网。在我们身边很少见,历史中有这样的人,五四爱国运动,学生不怕枪林弹雨,冒着危险游行。但印象中,只有大学生,或者说是未经世俗磨砺或冲洗的青葱热火少年才敢于这样做。当然我们现在也说敢,但是是在框架中的敢,跟那种又不一样。
网友的这番话冲击了我,我在以小人之心猜度,他会不会有个人私欲在里面?难道钱不香吗?我们中国人近百年来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我们太怕穷,怕孩子穷,怕一朝回到解放前。
读完《胡雪岩》,读的过程中的确会有惊叹,“哇,讲的针对”,觉得圆滑世故的人实在做的漂亮。但读完了后却没有更多想说的。没有《红字》想说的是多,没有莎士比亚想说的多,没有月亮与六便士想说的多。为什么?说到底《胡雪岩》不是一部纯粹文学作品,它已经带了商业用途。
文学是影响我心里的东西,我是不可能没有它,现实呢?现实的东西往往是和文学(理想)背道而驰的,看多了文学,成了书呆子,社会上处处受制,处处吃亏,我不甘心。但真要算起心机,拿出计量来为人处世,违背了文学上的纯粹,又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
文学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它让我们变得坚定,像一种信仰,有真正信仰的人是不怕的,这种感觉近似于生命的意义,思想的交流是内心的喜悦。
该追求什么呢?该怎么才能过好这一生?
最近读完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在书店的位置一直是醒目的,因为书名一直没有吸引到我,所以我没有理会。但一年过去了,别的书除了经典外,都换了位置,为什么这本现代人的作品,却一直位于畅销榜前列,终于我翻起了它。
林奕含的作品。林奕含是个真正的才女,是个善良的文学人,所以有些事她学不会社会人的做法,没法得过且过,所以2018年她自杀了。
书里也是文学和社会的极端冲突,在这种冲突之下,女主人公,小学读的不是安独生童话,是我叫不上名字的哲学家文学家的书。但她13岁被性侵,5年后住精神病院。书中的社会人对此的看法是“思琪,读了太多文学书”。
多么残酷的对立。相比之下林奕含更让人惋惜,她是在领教了社会的残暴后,依然化为了文字,写了下来,她勇敢。可以说最后她选择了文学。
当我问你你的选择是什么?
如果你说社会的话,我会祝福你梦想成真,
如果你说文学的话,我不会相信,因为你还没有真正了解到暴力的社会面目。所以我羡慕你,
至于我,这个问题可能会一直一直困惑着我,我不想抛弃文学,我没有那么坚强,所以我懦弱的困惑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