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的“说”和有朋自远方来的“乐”当是有感而发的,不是说要去让自己“说”和“乐”,那么这种有感而发的情感是自然生成的吗?还是需要培养的?
如果你学的东西是自己喜欢的,那么学了然后去实践(习),那就是会快乐的,因为这是你内心认可的东西;反过来说,你学了一样东西然后想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快乐的,享受的,那么也就是你所认可的,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有朋自远方来,也得是你想见的真正的朋友,这样你是会乐的;反过来说,不会乐的自然也就算不上朋友了,人生苦短,还是少点逢场作戏,要找到自己真正的朋友,真正乐于见到,想说话的朋友。像是刘震云的那本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找朋友的过程,也是个探索的过程。
人不知而不愠,一般来说是做不到的。要做到不愠的话,是要自知。即使要愠,也是愠别人,不是自己苦愠,简单来说这就成了拿别人的问题来惩罚自己,还是那句话,人生苦短,自己就不要给自己凭空找不痛快了。
一句话总结:找到自己想学的,学、习之后就会愉快;找到自己的朋友,期盼他(们)从远方来,自己会很乐于迎接;知己知彼,才能不求人知,无故自愠,是跟自己过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