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诗词100/022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的这首词写于他25岁第一次落第时,写出了他落榜后的一腔牢骚和怨言。
首先翻译成现代白话(依然不会逐字逐句翻译,而是仿照现代人说话的语气用词来表达该词的大意)那么这首词大概就是这样:
这次考试,我不过是没发挥好才没得第一,就算是名君也有可能看走眼贤臣,何况是我?那我以后要怎么办呢?既然没考上,干嘛不潇洒一点?这点事儿也论不上什么得失,凭我的才气去做个词人,也能混得不亚于那些为卿为相的。
再说在烟花柳巷,还有我喜欢的姑娘们,我们一起玩儿是这世上最高兴的事儿了,青春这么短暂,与其去追求那些浮名,还不如听我爱的姑娘们唱歌。
不得不说,这首词把一个小伙子高考失利后的心理活动描画得非常传神:没考好是发挥失常,当官也没啥意思,写词听歌、和姑娘们谈恋爱它不香吗?
毋庸置疑,柳永一生的文学成就非常高,他的词作影响了很多诗词大家,但本文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柳永这首词。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祖父、父亲都为官,柳永小时候也常随父辈任职迁徙。只是他14岁时随叔叔回家乡居住,可能缺少父辈近身管教,他在18岁时开始留连于烟花之地,沉醉于听歌买笑,在杭州、苏州、扬州度过了7年左右的放浪时光。毋庸置疑他很有作词才华,但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利于他了解和钻研科考之路,对于科考来说,这7年时光算是蹉跎了。
但是年轻的柳永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不认为自己没考好是水平不行,而认为是偶然失误,而且觉得自己和身居高位的卿相是一样的,年轻气盛之下,对功名还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不屑和鄙视。
但是柳永又是一个不太会坚持自己原则的人,他刚说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脚就又跑去考试了,而且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考中。于是就更加放浪形骸了,走向了极端,把填词逛青楼当成了毕生事业。就算是这样,他依然没有彻底放弃追求功名,暮年仍然积极地参加考试,最终如愿入仕,官至屯田员外郎。
所以,我有时候读古代诗人词人的作品,常常会有“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这样的感慨,很多情况下,那些古人们也就作个诗词打打嘴炮而已,真的当不得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