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作为生产中的各项费用支出,是商品生产的“投入”。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本在里面,一旦开始行动,成本就开始计算,想得到怎样的结果,1+1≤2还是1+1≥2,就要看事先考虑的成本。
楼主是学会计的,加上自家有开杂货店,每天都在计算,从而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做事情前都要考虑成本,思考最佳方案,1+1≤2的事情直接卡掉了。这样省了不少的时间,金钱,但也被很多人“惦记”上了。
在家里杂货店,会兼卖早餐,只有白粥,咸菜,豆浆,油条,有时候没咸菜了,客人叫煎个鸡蛋,我算了下成本,煎鸡蛋一个最多只能卖两块,鸡蛋成本价8毛,电费1.5元一度,煎鸡蛋要三分钟,起码要1块钱电费,加上油盐,还有一次性碗筷子5毛,加上工资中的人工费2000(工资)÷30(天)÷8(小时)÷60(分钟)×3(分钟)≈0.42元,(还有锅炉的损耗费,人工保险费等忽略不算)煎个鸡蛋的总成本0.8+1+0.5+0.42=2.72元,没有获利,还倒贴,不行,我们不卖煎鸡蛋。两个?0.8×2+1+0.5+0.42=3.52元,获利0.48元。好,我们卖煎鸡蛋,不过必须两个以上才卖。
大家可别小看这几个鸡蛋,两个鸡蛋获利0.48元,鸡蛋是一起煎的,煎越多获利更大,即使以平均主义算,一个鸡蛋赚0.24元,杂货店一天最少也能卖50个,一个月下来光是卖鸡蛋最低都能赚50×0.24×30=360元,还有其他杂货加零食,一个杂货店一个月下来收入也不少的。这样是赚到了钱,但也被父母骂惨了,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你还算的那么清?
即使休息时跟朋友出去逛街,楼主也会计算,时间成本:穿衣打扮半个小时,坐车半个小时,逛街三个小时,一个小时吃饭,中间有可能滞留的时间:塞车半个小时。(还有什么小吃,厕所时间就不写了)金钱成本:穿衣打扮各种物品损耗度减1%,大概10元;坐车费约20元;吃饭约50元;电影约30元;购买的东西未知数;还没开始买东西已经花了110元左右。我得到的结果,喜:跟朋友相聚,得到一顿饱腹感,买到心仪的物品,幸福感强烈;忧:一天下来,晒黑了,腿走痛了,比上班还累,钱没了;最终结果喜大于忧,还是开开心心去逛街吧。连逛街都“算计”,朋友说我这是得了职业病。
楼主对各方面东西都会有“计算成本”,这也算是楼主的一个习惯。很多朋友说楼主天天都在“计算”,太累了,但楼主已经养成习惯,事先的计算只需要花费几秒钟或者几分钟的脑力活动,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和金钱,得到很多1+1≥2的结果,何乐而不为?
成本定义的关键词是“付出”的“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只是看你付出的代价是多还是少,事先考虑成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