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细数流年||夸张

细数流年||夸张

作者: 蓝江365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15:33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于网络,向摄者致敬致谢。

兰亭序

夸张

作者:蓝江

云婶已经歇业好几个月了。

那天云婶清闲,她从家里搭乘公交车到站前,又倒一遍车,下车后溜溜哒哒来市场看我们。

大家寒暄完毕,坐在摊床里闲谈,云婶一开口毫无例外就是讲她的两个外孙,大外孙聪明健壮,二外孙单弱乖巧。这两个孩子我都见过,的确各有千秋,也都非常可爱。

云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掩饰不住一脸的喜悦。后来,话题就集中到大外孙身上,云婶说:这个孩子,哎呀太聪明,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不管多难的字儿,她妈妈告诉两遍,保证会!算术语文全会!现在拿来小学一年级课本,哎呀,全认识!

我心中好生羡慕!要知道她大外孙比我儿子还小一岁呢,我儿子所会的东西也还寥寥无几,他全会,那不是神童是什么?

我正胡思乱想瞎比较,云婶又说:那孩子那个聪明劲儿,谁也比不了,那唐诗背的,滚瓜烂熟,哎呀我的天,现在能背四百多首!

我大吃一惊,我的天,一个三岁的孩子!我读了十四年的书也没能背全唐诗三百首啊,这才知道,云婶所用的是一种极度的夸张。

这世界,有很多人善于夸张,他云山雾罩地谈讲,把你唬的一愣一愣,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很多人的话只能当做笑话来听。

忽然想起王羲之的故事。17岁的王羲之苦修书法十几年,已有一定造诣,听着周围的一片溢美之声,不免有些飘飘然。

这一天,他在街上闲走,来到一家饺子铺跟前,门口一副对联写得挺有意思: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对联不错,字儿却写的让人摇头。

王羲之见饺子铺里座无虚席,就信步走了进去。

里面的景象更是奇特,只见一堵矮墙前,有一口大锅,水正滚花开。一只只饺子从墙后飞来,不偏不倚都投射在大锅里。一会儿工夫,跑堂把一大盘热气腾腾的水饺端上桌,尝一口,鲜美无比!

吃过饺子,王羲之好奇地来到矮墙后边,只见一个白发老婆婆正坐在一块大面板前,擀几个饺子皮,包几个饺子,动作非常麻利。一批饺子包好了,她一声吆喝,随手就把一只只饺子抛到墙那边的大锅里。

王羲之恭恭敬敬上前施了礼,问:"老妈妈,您花多长时间练成这手功夫的?" "熟要五十年,深要一辈子。"老婆婆说。

王羲之一边琢磨着老婆婆的话,一边又问:"贵店的饺子名不虚传,但门口的对联却叫人不敢恭维,为何不找人把字写得好一点儿呢?"

老婆婆一听,生气地说:"听说王羲之那种人架子太大,哪里会瞧得起我这个小铺子?"

王羲之一听,吐了吐舌头,悄默声离开了饺子铺。第二天,他亲自把一副对联送到白发老婆婆手中。   

从此以后,王羲之谨记"熟要五十年,深要一辈子"这句话,刻苦修习书法,终于成为一代"书圣"。

蓝江365原创,禁止盗用。

相关文章

  • 细数流年||夸张

    图片来自于网络,向摄者致敬致谢。 夸张 作者:蓝江 云婶已经歇业好几个月了。 那天云婶清闲,她从家里搭乘公交车到站...

  • 细数流年

    初次见面,你好,我是橙茉希尔,请多指教。 橙茉希尔,因为向往日本的缘故,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请多指教,也是日本人...

  • 细数流年

    文/山雨 回忆时光在此开启。一间小屋,一个人,一杯清茶,一首婉转...

  • 细数流年

    文/夕阳破晓 在大人眼里还是孩子的我,早已步入成年人行列,远离了儿时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却不知道多少个时刻萦绕心...

  • 细数流年

    细数流年 响晴的午后,秋阳里。微信上读到谢云老师的两篇文章,一篇写儿子的成长,一篇写给妻子。两篇文章都很长,长...

  • 细数流年

    雨后的天空特别明亮,空气湿润而又清新。 一个人,一杯清茶,安静的时光,适合回忆,人生静好,细数流年。 上学工作结婚...

  • 细数流年

    细数流年,藏着孩童的天真,映着少年的欢乐,载着青春的烦恼,唱着金榜齐名的欢歌,吹着洞房的乐章,弹着喜得贵子的琴音…...

  • 细数流年

    静谧的夜晚久久没有入睡,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安详。当时光沉淀下来发现困顿使人思考和理性。孔子说,人有“生而知...

  • 细数流年

    很久没有来到简书了,也许是实在无人可以诉说,亦或者没有人愿意诉说。最尴尬的聊天是,说的人不想说,听的人也不想不听。...

  • 细数流年

    这漫长又短暂的一生,你我都会遇见很多人。 有的人只是泛泛之交,有的人爱过也错过,还有更多的人,仅仅只是一面之缘,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数流年||夸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il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