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切地感受到西北和华北两个地区的巨大差异是在来到北京之后,这里的差异不是指气候或是城市。在我看来,北京和兰州在城市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有矗立的高楼,不息的车流与人群。我是指另一方面,同龄人,更准确的说是同年龄段的人之间的差异。
有一件事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来北京后的第四个月的某一天,我去小米参加面试,是作为外派人员。那天我的时间很赶,找到小米所在的园区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我的面试在下午。我得在附近吃点饭。目之所及的地方是一个小区,那种一看就很高档的小区,安静,绿化很好,路边停了很多车。还有几栋大楼,是购物中心和超市,因为我看见很大的“沃尔玛”招牌,我想找一个便利店或者是乐天玛特那样的超市买点面包填肚子,因为我没进过沃尔玛,而且当时我都找不到沃尔玛的门。当时我绕着大楼走了大半圈,我还怕我走进大楼找超市会在里面迷路。最后我站在肯德基门外看着上校给我同学发微信:“我必须得找点吃的可我找不到超市,更别提便利店了,而且没进过肯德基,我不会点餐。”朋友鼓励我推开门进去试试。我鼓了很大的勇气推开那扇五彩缤纷的玻璃门,我看到台前人们在排队,有一位女士在向收银员询问优惠情况,有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坐在窗边和朋友聊天,我抬头看了好久,要了一份鸡肉卷和热饮,自己端到角落的桌子上,看着小小的一份鸡肉卷,按捺不住心里的声音,好小啊,那么贵。我发现没有吸管,跑去问工作人员,他看了看我,说“是热饮吗?”我很尴尬的说:“不好意思,我搞错了。”然后转身就跑。我以为热饮和奶茶一样,都是有吸管的。总是自以为懂得很多,一直在努力认识这世界,可是还是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啊,而且这种事不过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
周末和朋友去电影院看时下大热的一部电影《你的名字》。从电影院出来后,同行的一位朋友说,这是她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她从来没进过肯德基,更没进过星巴克,而她已经24岁了。我们和她说,没关系,我们和你一起去。这样的事情在我看来在正常不过了。我们在人群里来来往往,看起来和他们都一样,我们和他们聊天,看起来什么都知道。可是我们的知道,不过是来自于电视剧、电影的演绎或是书本的描述,而他们,则是切身的体会。
刚到北京的时候,远在西北的家人每次和我视频时都会问我同一个问题:“咱们这样视频是不是花钱了?花我的话费还是你的话费呀?”我再三解释不花话费,只是用无线网络,网费很便宜的。在华北的他们的同龄段、甚至比他们年纪大的人熟练的使用各种电子设备,看电影、发朋友圈,而他们是在我的许多次现场演示和电话远程指导下终于学会了使用微信视频,只会视频这一项功能,有一天在我发的一条朋友圈下看见了老爸的点赞,很是吃惊,还以为是小妹用老爸的号给我点赞,晚上打电话才知道真的是老爸。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点赞,估计是在摸索怎么用智能手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点赞了。
在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说起初中时代。我初一的时候我们那个中学的学生宿舍还是通铺,到初二才换成了高低床,而且换床的那一段时间学校粉刷了宿舍的墙壁,刚刷过墙的那一晚屋子里是不能住的,我们就搬着被褥去音乐教室打地铺,还发现一只蜘蛛从我们身边飞快爬过,一群女孩子吓得尖叫。现在想来觉得很有意思,这也是终身难忘的一件事吧。同事说听我这样的经历感觉很惊奇,像我们这种90后怎么会有这样的经历,完全没有那些所谓的90后的标签。其实我们的学生时代与这边80后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仿佛是同一时代的人。
夏天的时候趁着周末和朋友去了做梦都想去的北大,去看心心念念了好久的未名湖和博雅塔。那天人很多,我们走了好久找到大门,被当成学生,顺利进入校园,兴奋之余不免有一些忐忑,这种感觉在未名湖边被无限放大。有个北大的学生带他的朋友游览未名湖,刚好在我们后面,他说的几句话就飘进我的耳朵,“现在什么人都能进来北大了,简直把北大当公园了。”当时大脑里就“轰”的一声,恨不得立马从这里消失,心里却想起了“兼容并包”四个字。这件事对我影响颇深,以至于后来多次路过清华园却再也没有了进园一观的念头。我将我的心理归为“自卑情绪”,这自卑大多离不开一直所处的环境吧。
经常在电梯里遇见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用流利的英语和家长交流,从刚开始的目瞪口呆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他们从牙牙学语就在接收双语教育,而我的家乡的小孩子们,大多要到小学中年级才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而且很多人因为口音或环境总是羞于开口。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也许再过几年我才能在家乡见到小小年纪就口语流利的小孩子。这是差异,巨大的差异。
总以为我们都一样,原来我们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