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实录》
正德元年秋七月
己卯
以 夏儒 为锦衣卫·指挥使,寻进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儒,皇后父也。
乙酉
礼部上《大婚礼仪注》:“一 七月十七日,祭告天地、宗庙。一 七月二十日,传制遣官持节,行纳采问名礼。至期前一日,鸿胪寺设制案节案于奉天殿御座前。厥明,上具冕服御奉天殿,文武官常参讫,执事引正、副使朝服就拜位,行传制礼。宣制曰:‘兹选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夏儒 长女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礼毕,制案节案及礼物,由中门出。正、副使至奉天门外,取制书置彩舆中。仪仗、大乐前导,至大明门外,正、副使乘马诣皇后第行礼。其日,正、副使至大明门外,礼官先生、主婚者朝服出见。礼官曰:‘奉制建后,遣使行纳彩问名礼。’主婚者出迎。正、副使捧制及节,正堂置制书及节案。主婚者行四拜礼,诣案前跪,听宣制。正、副使宣制讫,以授主婚者置于案,俯伏、兴、平身,以答名表跪授正使,退就拜位。礼毕,主婚者请礼从者酒馔。毕,以弊劳正、副使,送至大门外。正、副捧答名表,入至奉天门外,以表节授司礼监官奏闻复命。一 纳吉纳徵告期。其仪注自遣官至复命,并同纳采问名礼,但纳吉用玉帛,纳徵用谷圭、玄纁、束帛、六马等物,改制词云:‘兹聘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夏儒 长女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纳吉纳徵告期礼。’礼官入见主婚者,致辞曰:‘奉制聘后,行纳吉纳徵告期礼。’一 八月十一日,遣官行发册奉迎礼。至期清晨,鸿胪寺设制案、节案、册案、宝案于御座前,礼部陈雁及礼物于丹陛上,设彩舆于奉天门外,内官监陈设皇后卤簿、车辂、礼物于彩舆南。其传制遣使礼仪,并同纳彩问名仪,但改制词云:‘兹册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夏儒 长女为皇后,命卿等持节、奉册宝,行奉迎礼。’其制册宝节用伞盖遮护,俱从中门出,雁及礼物随行,正、副使从之,诣皇后第行礼。前一日,陈设幕次、香案、制书案、节案、册宝案如仪。其日,正、副使至,取制书、册宝置案上,女官奉皇后首饰、祎服入中堂左,内官陈仪仗车辂等物于大门内。礼官先入,见主婚者致辞曰:‘奉制册后,遣使持节、奉册宝,行奉迎礼。’主婚者出迎,执事者举册宝案。正、副使捧制书及节,执事者执雁及礼物,至正堂各置其所如仪。引礼引主婚者就拜位行礼,女官入进首饰、祎服,内官进仪仗。正、副使取节册宝授司礼监官,内赞二人引捧节册宝监官入中堂。皇后具服出阁,女官及宫人拥护,诣香案前,向阙立。内赞赞行四拜礼,赞宣册,赞跪。皇后跪,宣册官取册立宣。赞受册,赞搢圭。宣册官以册进,皇后受册,以授女官。赞宣宝。皇后受宝,以授女官。赞出圭,赞兴,赞四拜。礼毕,皇后入阁。监官持节由正门出,以授正、副使。引礼引主婚者诣案前,跪听正、使宣制,受之,以次受副使进雁及礼物,行四拜礼。毕,正、副使出大门外,主婚者礼从者及劳使者以帛,如前仪。女官奏请皇后出阁,自东阶下立香前案,内执事赞四拜。毕,请皇后升堂,南向立。主婚者进立于皇后之东,西向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毕,退立于东阶,西向。毋进立于皇后之西,东向,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毕,立于西阶,东向。内执事奏请乘舆,皇后降阶升舆,出门。其侍从拥导,护卫用仪仗、大乐、卤簿如仪。从大明门中门入,文武百官俱朝服于承天门外,东西立班迎候,舆入承天门退。皇后舆由奉天门进内庭幕次,皇后出舆由西阶进,上由东阶降迎于庭,揖皇后入内殿。内侍请上诣更服处,具衮冕。女官请皇后诣更服处,更礼服。上偕后诣 奉先殿行礼谒庙。是日早,内官于奉先殿陈设牲醴、祝帛。毕,伺上偕后至。赞引引就拜位,上在东,皇后在西,行礼如常仪。一 合卺。其日,内官先于正宫殿内,设上座于东,皇后座于西,相向;置酒案于正中,稍南;置四金爵、两卺于案。上谒庙还,内侍、女官请上与皇后各就更服处,上服皮弁服升内殿,皇后更衣从升。赞请升座。执事者举馔案于上与皇后前,女官司尊者,取金爵酌酒以进,饮讫。女官进馔举,馔讫。女官再取金爵酌酒以进,饮讫。进馔女官以卺盏酌酒和合以进,饮讫。又进馔,凡三举酒馔。毕,皇帝从者馂皇后之馔,皇后从者馂皇帝之馔。一 朝见。第二日早,上冕服,皇后礼服,诣太皇太后宫,行四拜礼。皇后捧腶修盘置于案上,执事女官举案,皇后随举。进至太皇太后前,皇后复位。上与皇后,皆四拜礼。毕,出诣皇太后宫谒见,行礼如前仪。一 谢恩。第三日早,上冕服,皇后礼服,同诣太皇太后前,次诣皇太后前,俱行八拜礼讫。皇后诣内殿,上服皮弁服升座。女官引皇后礼服,诣上前行八拜礼。毕,皇后还宫升座。引礼引在内亲属,赞八拜礼,次引六尚等女官,次引各监局内官、内使,俱行八拜礼。毕,是日早朝,上具服御奉天殿,颁诏布告中外,行礼如常仪。一 受贺。第四日,文武百官具朝服,上表庆贺,陈设如常仪。上具衮冕,御华盖殿。亲王行八拜庆贺礼,次执事官行五拜三叩头礼。毕,鸿胪寺奏请升殿。导驾前导,百官进表行礼如常仪。亲王行礼毕,诣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前庆贺,行八拜礼。毕,太皇太后、皇太后受内外命妇庆贺礼,外命妇进表陈设如常仪。皇后礼服升殿,受内外命妇庆贺礼,外命妇进笺陈设如常仪。一 盥馈。第五日清晨,尚膳监具膳羞,皇后具礼服,诣太皇太后宫伺膳。至,赞引引皇后诣太皇太后前。赞四拜、尚食。以膳授皇后,皇后捧膳进于案,复位。赞四拜。赞引引皇后退立于西南,伺膳毕,引出。诣皇太后宫进膳,如前仪。毕,退还宫。”
丁酉
命:“英国公 张懋 为正使、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刘健 为副使持节,行纳采问名礼。”制曰:“兹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命,选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夏儒 女为 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制谕 儒 曰:“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实以相 宗祀之敬,协奉餋之诚。所资维重,祗遵 圣祖母 太皇太后、圣母 皇太后命。今遣使持节,以礼采择。”又谕之曰:“朕惟夫妇之道,大伦之本,正位乎内,必咨名家。特遣使持节以礼问名,尚伫来闻。钦哉!”于是,儒 奏曰:“臣儒 伏承嘉命,正使·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 张懋、副使·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刘健 重宣制诰,问臣名族。臣女,臣夫妇所生,先臣赠·昭勇将军·锦衣卫·指挥使 启宗 之曾孙,先臣赠·昭勇将军·锦衣卫·指挥使 瑄 之孙,今年十四,谨具奏。”
癸卯
命:“保国公 朱晖 充正使,尚书 李东阳、谢迁 充副使,持节行纳吉纳徵告期礼。”其纳吉制曰:“皇帝制谕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夏儒。大婚之卜龟筮,卿士协从,敬循礼典。遣使持节告吉,钦哉故谕。”其纳徵制曰:“皇帝制谕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夏儒。卿女有贞静之德,称母仪之选,宜共承天地宗庙。特遣使持节,以礼纳徵,钦哉故谕。”其告期制曰:“皇帝制谕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夏儒。岁令月良,吉日戊午,大婚维宜。特遣使持节,以礼告期,钦哉故谕。”
正德元年九月
丙戌
监察·御史 杜旻 奏:“人君之处贵戚,爱而必教。盖其人多起侧微,一旦姻连帝室,非乞田请爵,则侵官罔利。以所与居者,无端谨之士,未尝闻礼义之诲,故也。”都督·同知 夏儒 以后父,得享殊锡,恐骄侈易成,罪戾必至,宜慎选儒生,俾为师友。吏部请如 旻 言,选老成端洁,堪为师友者一人,授以训导之职,令为 儒 讲学。上从之。
正德元年十月
壬申
命:“工部营造皇亲 夏儒 居第。”时工部为 儒 访求房,二区与 儒 所居邻。有旨以为卑隘,欲拓其址而新之。尚书 曾鉴 等因言:“其房完整,不必改作。今公私匮乏,改作甚难。况所居之傍,皆百年以来安土居民,势难迁徙。再欲开拓,必生怨谤。愿寝其役,俟年丰财裕以渐。”议之,不听。
正德二年三月
癸丑
太监 李荣 传旨:“升皇亲 夏助 为锦衣卫·指挥使,夏臣 指挥·同知,叶相、何谦 正·千户,叶椿、叶镗、夏杰 百户,俱世袭。”
以顺天府·武清县,保定府·庆都、清苑二县,广平府·清河县空地,合二千二百二十八顷九十亩有奇,给赐皇亲·都督·同知 夏儒,从其请也。
丙辰
封皇亲·都督·同知 夏儒 为庆阳伯。
乙丑
给庆阳伯 夏儒 禄米岁千石,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
正德二年秋七月
壬戌
庆阳伯 夏儒 奏:“请追赠三代。”许之,给诰券如例。
正德二年冬十月
壬辰
诏:“安仁伯 王浚 岁支禄米,如庆阳伯 夏儒 例,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
正德四年九月
戊申
宜兴大长公主、庆阳伯 夏儒、锦衣卫·千户 王敏 所赐庄田,在武清县之尹儿湾水庄等处者,以地界相连,互有侵夺。刑科·给事中等官 李学曾 等奉命往勘,奏:“儒 初请止三百六十余顷,今可垦者实二千二百二十八顷,而 敏 所赐田亦在其中。公主所请初为一千八十顷,今仅有六百三十一顷。”诏:“其地以千顷畀主管业,敏 于主地傍给与十分之二,余尽给儒。”
正德六年九月
丁丑
以明日十月朝,遣驸马·都尉 马诚、庆阳伯 夏儒 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正德八年八月
庚子
初,庆阳伯 夏儒 奏:“乞广平府·清河县庄田三千三百余顷。”有旨:“赐之。”县民 葛振刚 等言:“前地,皆其祖父奉例开垦者。”复命司礼监·太监 张淮、户部·侍郎 王琼 等踏勘,仍以赐 儒。既而 振刚 等复奏愬,下巡按御史 钱如京 再勘。如京 因奏:“国初直隶等处空闲地土,听民开耕,永不起科。此祖宗惠民之令典。弘治十八年五月,诏书各处庄田,不许管庄人等倚势生事。又陛下践阼之大恩,清河小县空闲地土,既已起科,管田人等又复吞并,岂惟违戾恩典,抑恐激变地方。况一县正粮止千余石,而戚畹子粒银过万两。重困民力,崇殖私门,或生他变,亦非戚里所以自全者也。乞将沙薄硝鹻并加增办,纳不敷者悉与除豁。惟以先年德府退出民地七百余顷,与 儒 管业,仍革管庄人,止令有司徵解户部转发。”户部议覆,诏:“仍如 淮 等所勘原数,令□管业,不许纷扰。”
正德十年夏四月
丁未
中军·都督府·带俸·庆阳伯 夏儒 卒。儒,大兴人,庄肃皇后之父也。初授锦衣卫·指挥使,寻升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乃进伯爵。至是卒,讣闻,上为辍朝一日,赐祭葬斋粮麻布如例。
《戒菴文集》
明故·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庆阳伯 一中 夏公 墓志铭
正德十年乙亥夏,四月三十日,庆阳伯 夏公 卒于家。讣闻,皇上震悼,命礼部谕祭、工部营葬事,皆如制。中宫遣中官致香币、楮镪奠于赐第。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慈寿皇太后,皆有奠赙。公卿大夫以下,咸往吊。其子锦衣卫·指挥使 助 等,将以冬十二月十五日,葬公都城南魏村社之原。先期,以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 刘君龙 状衰绖,过予请铭。按状公姓夏氏,讳儒,字宗鲁,别号一中。其先应天府上元县人,永乐间北徙顺天府大兴县。因家焉曾祖 彦广、祖 棨宗、考 瑄 皆赠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庆阳伯,曾祖妣 姚氏、祖妣 廖氏、妣 郭氏 俱赠夫人。夏氏故名族望于南都,累世隐弗耀业,尝中落。至公父赠庆阳君,力勤崇俭,再兴有家,俗习侈糜,屏绝不问,独好义于婣亲。族旧有无共之族子,尝兢产,亦逊与之不较。闻殍死及无告者,买棺掩骼,为之惟恐后,然不以要誉沽名。乡称厚德长者,必首推焉。公,资禀淳厚,既与人殊,又濡染家训,动以勤俭忠厚为,尚且涉猎书史所与游多。一时闻人名士,非其人不交。天性尤孝,事父母能以色养。父寝疾几三年,侍汤药旦暮不离左右,夜则焚香吁天,冀以身代。一日,忽有异香至其拜,所疾亦少。间人率以为孝感所致,天鉴厥祥。笃生圣女,圣上即阼之初,慎选淑媛,以母天下,乃授册宝,立为皇后。于是,夏之宗一旦赫然光大矣。公,初授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无何进封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庆阳伯,食禄一千石,赐之诰券。长子 助 锦衣卫·指挥使,次子 臣 锦衣卫·指挥同知,并授金紫。其余婣戚,拜官有差。又赐甲第一区腴田若干顷,及蟒衣玉带诸物皆异数云。公感激遭遇,益敦谦慎事,事务循矩彟。薄以自奉,服食不改。其素朝请暇,未尝轻出户庭。子弟臧获,告诫惟谨。凡厉民逾节之事,一切不为。京师京外,若不知其为外戚家者,缙绅卒然遇之,不问亦不知其为庆阳也。状称公持德秉礼,履盛满而能仰体德意,不骄不纵,于我皇上圣治有光焉,其信然哉。公晚得末疾,逾二年,至是卒,距生成化丁亥正月十二日,寿四十有九。配叶氏,亦名族女,懿行纯至,与公媲德,封夫人。子男三人,长即 助,次即 臣,次 勋 尚幼。女三人,其二适魏国公·孙 徐鹏举、寿宁侯·子·锦衣卫·都指挥使 张宗说,孙女二人。予尝与公同朝数接谈,见其体干魁梧,言动简重,意当登上寿、享景福,而不意止此,心窃异之。然姻联帝室,为国元舅,身名俱荣,子孙并显,正毙令终。天之所以笃厚者,亦多矣。又奚憾哉!铭曰:
显显夏宗,世载令德;维厥先君,日滋日植。
公也承之,饰以书诗;维孝动天,厥声四驰。
行亦良止,心亦臧止;维德不爽,其福无涘。
孕月之祥,助日临照;上配宸极,匪德曷召。
猗欤庆阳,求福不囬;翼翼循循,如未贵时。
椒房懿亲,孰与等夷;何以锡之,玉带蟒衣。
铁券金书,皇命有赫;何以命之,国柱邦伯。
贵终有典,有赙有祭;护丧有官,亦罔弗备。
维古戚畹,鲜克有终;生荣死哀,孰公与同。
公寿弗多,公庆则长;嗣祉有人,公也不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