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影‖2020

影‖2020

作者: 拾六_ | 来源:发表于2021-02-16 22:18 被阅读0次
新年烟花

01.《A Touch of Sin》注定的是人人有罪,万事可恶。

02.《小鞋子》有一种说法叫做:即使身在黑暗也不忘人之善良,影片没有大写苦难却传递了苦难的事实。

03.《The blue kite》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干涉一个母亲对儿子的那份爱,那一场场政治运动寒了多少人的心,又有多少人麻木不仁或者说受人摆布?活着的人是真勇士,死了的人也过去了。

04.《烈火英魂》影视化作品让我们知道一些东西,电影是艺术,不是生活;我们在生活,追求艺术。英雄也是平凡人,但他们的职业造就了不凡。

05.《流感》大是大非面前谁给了他们杀人的权利?人民把权力交给政府是希望政府保护他们,那种无奈又绝望的感觉就是为了更多人活着那一小部分人必须死。城市太繁华了,乡村太荒芜了。

06.《圣殇》人一旦有了羁绊便有了弱点,如果都是可怜人,那谁不可怜呢?食物链顶端的那位吗?还是说只是底层的是可怜人?

07.《菊豆》看不透,自食恶果。

08.《金陵十三钗》我始终为这样的电影所折服,因为它兼有历史和艺术。

09.《Roshomen:罗生门》人究竟可以多恶,又究竟可以多善,究竟可以多脆弱,又究竟可以多强大?现在想想论心定罪是有道理的,只是人心难测,言未必实。可如果没了信任,这个世界也会乱套。

10.《寻梦环游记》好久没这么热泪盈眶了?终极死亡的过程是每一个记得你的人慢慢忘记你,直到最后一人。有时候会突然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些东西好像越想越矛盾,呼吸着能代表存在吗?来过又能代表什么?发光吧,活的热烈一点。

11.《海蒂和爷爷》有时候会想到如果你能看到某个人身上的缺点,那么或许应该反思自己身上是否具有这一缺点。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许是一切属于大自然的事物的天性。

12.《疯狂动物城》歧视下滋生的是仇恨和矛盾。想起美国有些法官专为“弱势群体”发声,其实有时候人可以很高尚,同理,也可以极邪恶。

13.《little red flowers》其实批判的不只是教育制度吧,还有儿童的生长环境,像留守儿童,大约生活重要,万事从钱。

14.《那山那人那狗》让我想起了《十八洞村》,不知是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使我那样热爱农村还是因为我把农村看的太美好,总之电影确实拍的很美。一个三天两夜一对邮差父子行走在湖南西部农村的故事,这条送信寄信的路或许难走,可父亲已然走了一辈子,最后一程了,接下来由儿子和老二走。

15-22.《哈利波特》系列。或许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魔法会不同很多,因为大多数时候成人并不相信魔法,而相信命运。哈利波特系列有许多惊艳的地方,有那么多生动的人和并不空洞的故事情节,但同样也有不完美。也许是因为没看原著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故事将留下看过的痕迹。

我们在镜子前虚掷大把光阴。

能力让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人。

23.《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有时候会觉得人生的方向错了,即时间逝去但没能得到多少。有时候时间犹如手中沙,抓的越紧逝去的越快。关于“以免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活过。”这句最想说的还是平凡的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可问题是没人教我们怎样去发现喜欢的东西,而一旦能发现所爱,即使头破血流又如何呢?时代变了,以前人们追求的为自己做主已然能得到尊重了,可突然没了自己。

24.《釜山行2:半岛》

距第一部过了这么久演员换了还能适应,但剧情有一点跳脱的。如果仅仅是需要找人去满是丧尸的地方找两千万美金的话,可能对平常人来说还说的过去,但对于雇的了帮手,拥有或者是请的起大船甚至“大哥”作风的种种表现的人是不太相符的。再者,有去那勇气,那弃城难道还能少了金钱财富?而且,正如大家都能想到的一样,拿了钱也活不了的,开的筹码不正常的让人想到了结局。但电影刻画的一些细节还说的过去的,虽然在这里生存好似不太说的过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的生存能力;活下来的人的脸庞、特别是牙齿其实就是一个亮点,即当生存都满是危机时,那里还顾得上体面和干净(指剧里的男性配角)。或许不该带着太理性、自我的眼光看电影这东西。但在自己看完2又重新回去看了一遍1以后还是觉得细腻度不够,动作戏更像是赛车而不是打怪。

25.《釜山行》二看!

26.《The Untouchables:铁面无私》因为开场的第一场爆炸太过残忍,以至于老觉得男主角会随时死掉,当然那时不知道是男主。怎么说呢,剧情还是很紧凑的,只是有些情节似乎不太合常理,谨慎推荐罢。

27.《我和我的家乡》社保治病、教书育人、特色旅游、以学富乡以及以学带富…每个故事都很质朴,有笑有泪,可熟人社会会不会阻挡我回乡的脚步?在家乡这个话题我应当有许多话说的,可我真的会回到那个地方吗?虽不至极致的贫穷,可确实是没有人愿意回去,留下的只是一个又一个苍老甚至是佝偻的身影,怎么说呢?还是那句,如果想要回去,就拿出你的方案,并找到愿意买单的人。真的,如果只是想着工作,那只是生存的意义,或许这就是我读书的意义,让自己不拘泥于自己的苟且,可我目前也只能想想,现实远比想象真实和残忍。

28.《hello!树先生》如果你知道在他身上发生过什么,你大约放下你的成见和看轻。如看不懂树先生一样,也同样疑惑于影片,如果从那时便开始做梦,那压倒他的则是之前的种种。疯点也没什么不好,说不定真正清醒的只有树先生。

29.《SJ》无意抨击,只是或许如果能用其他情节来表现故事也不至于被封杀吧。

30.《素媛》好似每个人都有错,只是施暴者罪恶最深。素媛那样懂事会让人把她想成一个懂事的姑娘,全然忘了她还是个孩子。法律大约只有法官依其做出不公正审判时才会受到质疑,这没什么不好,只是代价太大。

31.《落叶归根》千里背尸,只为一个承诺。而路行千里,也终将看尽人情冷暖,受尽风尘日晒。若是真人真事,只能说这千里万分值得,若不全是,这电影也值得观看。

32.《送你一朵小红花》平行世界,分裂的瞬间。大约就是人要糊涂,也难得糊涂,给自己点希望。

33.《阳光普照》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34.《蓝》原来《电影批评》是在看不懂电影的时候去看。

35.《马背上的法庭》为什么要服从法律呢?在乡规民约面前,法律显得那样渺小。那乡土的地方,怎样才能使法律下乡似乎不在我认知的范围内,但至少知了曾经有那么些地方,或许现在都仍存在,经了那样一段岁月。

36.《第五元素》科幻的未来,风水火土的传统,爱永恒的现在,时间并不重要。二十多年过去,电影倒是看着毫不过时,美国真的繁荣过,我们现在才开始拍的影片,他们早已走在前头了,可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仔细一想,大家都不太能抓住这东西。

37.《杀死一只知更鸟》电影有两条线,一条是关于布的,一条是关于黑人汤姆的。1962年,那时美国人的历史怎样我不得而知,但种族矛盾突出,或者更直白一点来说就是黑人的地位更低一点,所以汤姆最终含怨而死,他就是那只知更鸟,他同情白人女士,他善良、不辞辛苦。而关于布的这条线,或许是暗指邻里关系。电影是现实的写照,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

38.《人鬼情》钟馗是鬼,父亲是钟馗,所以秋芸想演钟馗,想的不得了。《电影批评》将这部电影放大为女性的自我拯救,这是我费力思考也得不出的,电影不止是讲故事,就像我写作,我也不应当只是讲故事,意义最无意义,但于作者而言,意义最重要,那是心灵的对话。但也不能这样说,记忆是有限的,所以才希望记录罢。

39.《我们天上见》记忆和幻想,历史的穿插,一对爷孙,不多不少。

40.《情书》超越青春偶像剧的是自我发现,人是自恋的动物,《电影批评》的目的旨在升华电影主旨,而任何东西都不能超越自我发现。

41.《黑板》第三世界是一个被看的客体,女性也是一个被看的客体,或许民族无意义,毕竟大范围来讲我们都是人类,或许历史教育本就是框限的东西,可作为第三世界的一个女性,这种想法本就很被动,毕竟,一切都不能由自己决定。教师的身份若是沦落为电影中的那样,也只能说明我们不再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再需要教育,只是总是需要生存。可那样的生存有什么意义?语言本身也造就了民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20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pw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