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所理解的PRESS.one

我所理解的PRESS.one

作者: c51d7ab6403e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09:12 被阅读43次

[PRESSone拓荒者]采编于 2018-06-29

以下为原作者正文。


距离 PRESS.one 去年7月12日首次爱西欧已经过去8个月又16天。距离PRS今年2月8日上线BigONE交易刚好20天。作为一个已经重仓了PRS的人,至今我还没有系统地、认真地研究过 PRESS.one 项目。不得不说,我心够大。笑来老师反复强调,投资不能靠信仰,得靠逻辑。可我投资PRS的第一逻辑是:

这是唯一一个完完全全属于李笑来自己的项目,这是李笑来倾注了最大心血和期望的项目。

基于这一条逻辑,在PRS不断下跌的过程中,我不断加仓,直到真的加不动了。基于此逻辑且具有类似操作轨迹的还有BIG和XIN。而眼下的现实是,这几个东西的价格还都在跌跌撞撞地缓慢下挫中。于是,我觉得是时候像样地系统研究一下项目本身,写写它们的文章了。PRESS.one 是我倾注情感和希望最多的项目,所以从它开始。

其实不管是新旧官网的资料、笑来老师关于PRESS.one的文章一块听听课程,以及其它公众号文章和课程,我大体都浏览过听过,对PRESS.one 已有基本了解,只不过很少深入研究思考。

动了写 PRESS.one 的念头后,昨天花了一整天重新找资料研究。看了一天,到晚上依然没有理清头绪这篇文章到底该怎么写。因为资料实在有限,而已经写过的人,各个角度都已经有,现有的信息基本都被大家嚼烂了。这导致我昨天差点都放弃了写此文。但今天一觉醒来想明白一个道理:

我写 PRESS.one ,是写给自己的,是为了给自己建立对项目清晰系统的理解和投资逻辑,而不一定要写给别人看,所以,该写还是得写。

1、PRESS.one 的设计哲学

理解PRESS.one ,最重要的是其背后的设计哲学。

PRESS.one 本身是什么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它功能极为简单,一句话定义就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网络。具体来讲是这样的:

1)用户可通过PRESS.one 网络发布任何形式的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这些内容都会被以加密Hash的形式将其记录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注意,区块链上保存在是发布记录,而不是内容本身。内容本身可能是通过中心化方式存储的。

2)发布的内容会被附加上智能合约,这个智能合约定义了接下来这项内容将产生的所有收益在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分配方式,包括创作者本人,以及转发分享者等。而且这种分配方式会尽可能追求公平合理。

3)内容可以被分发到所有已经被关联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比如推特、微博等,转发者为了吸引更多人阅读,可以在上面添加评论后再转发,因为根据上面第二条,别人购买了以后,智能合约可以使转发者获得收益分配。

4)平台用户都是实名制(最早第一版的介绍是实名制,但目前最新版官网给出的方案是数字身份认证系统,也就是通过其他的第三方平台的身份来佐证你在 PRESS.one 上面的身份),你在平台所有的行为(发布原创内容、转发点评或赞赏别人内容),都会与你的身份相关联,且所有行为记录都会被加上“时间戳(timestamp)”在区块链上永久保存不可篡改,且都透明可查,这构成了PRESS.one 的“版权认证”逻辑。

这样一个功能极为简单的东西,背后有什么设计哲学呢?答案就是两个字:简单。为什么这个设计哲学如此重要呢?李笑来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在早期一个很隐蔽的 Bitcoin 讨论板块,有一位程序员很详细地分析了 Bitcoin 的源代码,并做了一个报告。

其中有一段话说得非常清楚:“这个写代码的人,即‘中本聪’,他虽然是一个新手,因为他写的很多代码完全是照着教科书里的写法,但是这个人的设计思想是我见过的最符合‘奥卡姆剃刀原理’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多一分没有,少一分不差”。

这对我理解比特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我眼里比特币就是一个去中心化银行,而且它只把银行当中最核心的内容做了,就是记账和发行货币。多一分没有,少一分不差。比如银行的借贷业务、赚取利差的业务,他都不做。因为这不是银行的核心业务。

而 PRESS.one 追求的就是这样的极致设计哲学。作为一个内容分发网络,他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版权认定和版权分发。

在这个内容分发网络中,没有了传统出版发行系统里面的出版社、书商(包括亚马逊当当这样的网上书店),只有两个角色:Writer 和 Reader 。也就是创作者和读者。创作者同时承担了传统出版发行系统中出版社的角色,而读者同时兼顾了书商的角色。所以在 PRESS.one 网络中的内容分发逻辑是这样的:

Publishing = contents + smartcontract
Writers = publishers + Writers readers = buyers + sellers

而上面已经知道,PRESS.one 的版权认证已经通过“实名制+时间戳”的方式得到了解决。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实名制+时间戳”只能追溯 PRESS.one 系统内部已经认证的用户,如果有人把PRESS.one 内部的内容在别的地方以匿名的形式发布,该如何追溯呢?

比如你在PRESS.one 发布一张图片,有人购买了以后,把它复制到另一个和PRESS.one 完全没有关联的地方,你如何高效且有效地证明这张图就是你发布的那张,且避免更多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呢?

答案是 “Tosky 内容加密协议” (这个协议具体如何发挥作用,可以参考“七哥”发的一篇文章,由于他是简书发布,这里不能附链接,文章题目是:《看完这篇,你不可能不懂Tosky》,自己去找吧 )。于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网络的两个核心问题得到了极简化的完满解决。

对于这个极简设计哲学,让我联想到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所谓“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通过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受周围因素的干扰。

PRESS.one 的设计哲学,恰恰就是回到出版发行的本质,即内容的版权认证、分发和利益的分配几个核心问题上,运用最恰当的方式(不管是中心化存储还是去中心化分发)给出最简单、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2、PRESS.one 能做什么?

通过以上对于 PRESS.one 设计哲学的阐述,其实我们已经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PRESS.one 的轮廓。而具体我们能用它来做什么,官网给出的信息是这样的:

1)现在你能在 PRESS.one 做啥?

创建个人页面,用于您数字身份的认证和验证生成数字签名并关联到您的推特, 微博或Github,来证明并帮助别人验证这里的你是“你”。

2)很快你还能在 PRESS.one 做啥?

关联更多第三方服务来佐证“你是你”,生成可用于其它场景的数字签名(比如为某人/物背书、或声明著作权时),可方便快速地验证他人的数字签名。

3)将来 PRESS.one 真正要做的是:

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分发网络,一个去中心化的开放协议,允许任何人基于我们的数据和基础架构来创建应用及内容。透明,高效,平等。

前面两点都是在未完善阶段的前期基础功能,第三点才是PRESS.one 最终真正要做的事情。 请注意,PRESS.one 不只是一个内容分发平台,它其实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开放协议,是一个基础网络。

也就是说,它其实是一个底层公链。**基于 PRESS.one 公链,你可以在上面构建任何形式的 Dapp ,它们可以是起点中文网,可以是站酷网(一个付费图片下载网站),可以是爱奇艺优酷土豆等等。而一旦这些应用在上线建立起来,他们的用户(创作者和读者)就可以通过这些应用来获取源源不断的回报。

这里你可能会产生疑惑,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平台得益的是创作者和读者,而现有中心化的内容平台是既得利益者,去中心化必然会损害他们的现有利益。哪个商家会这么傻,要在PRESS.one 上面建一个革自己命的东西?是的没错,他们自己当然不会,但是其他人会。

就好比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整天嚷着BAT剥夺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在内容平台领域也必然存在着这些潜在的创业者。而PRESS.one 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逆袭机会,因为大量的用户(创作者、读者)必然会涌向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平台。至于这些 Dapp 应用开发者如何获利,我暂时还没有研究透。但是我想,只要拥有了用户,而且你的用户通过你的平台获得了大量收益,那平台必然有方法获益。

此外,李笑来在1月7日的文章 Serendipity -- PRESS.one给我带来 的 中写到这么一段:

……甚至,连最终的表现层可能都会变,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个东西,就是发动用户连接所有社交网络,以后你可以这样转账:

<pre style="margin: 15px 0px 0px; padding: 6px 1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webkit-print-color-adjust: exact; overflow: auto; font-family: monospace, monospace; font-size: 13px; border: 1px solid rgb(204, 204, 204); line-height: 19px; border-radius: 3px; text-align: left;">

from: 李笑来@微博to: Virushuo@twittercurrency: EOSamount: 11.08

</pre>

再结合李笑来在最早谈到 PRESS.one 与 Steem 的区别时,就说到:

PRESS.one 会拥有更开放的虚拟货币体系。

那我的理解是,通过PRESS.one 网络,用户可以跨平台实现任意数字货币转账。所以,用户通过 PRESS.one 能赚取到的收益,不仅仅只是平台代币 PRS,还可以是 BTC、ETH、EOS、XIN、QTUM、NEO、BTS……

我想这才是将底层链从 EOS 换成 Mixin 最重要的原因吧。因为Mixin 就是这样一个链接未来区块链世界的,支持任何币种无手续费转账的基础链。但接下来的问题是, PRS 币的核心作用又在哪里呢?这点我目前还看不明白,只能等白皮书出来揭晓真相了。

对于PRESS.one项目,目前我的理解主要就是这些。肯定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交流。

image

这篇文章的 PRESS.one 签名:

https://press.one/file/v?s=dac356b866c71577fea57b9abe715c402b8ea93d33e83e13048e2fd50219209020b6e43a2bfdaffc149c0b51ab1071cecdee9af50b6f92ec96e8d2d82eec0fbe1&h=ffe313964903ff515c79bd1d0df3619ac5210f8d72438607d4f96b4aa963b1c7&a=f696ffeb49cce1907bebb61e741a61758948d939&f=P1&v=2

当你在其它地方发布或传播这篇内容时,只要附上的签名链接或二维码,就能方便他人验证该内容是否由 “PRS 布道者” 签发、且内容与签名时的版本保持一致。

你的读者还可以通过这条链接访问 PRESS.one,对你的内容进行打赏/交易。

image

原文作者:格林

发表日期:2018-02-28

https://mp.weixin.qq.com/s/_K1AEJFQyZU0THE-wHzRkg

投稿者获得 40 PRS 奖励。

本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看法,不代表PRS布道者立场。我们采编所有以PRESSone为主题的文章,欢迎你投稿赚PRS

相关文章

  • 我所理解的PRESS.one

    [PRESSone拓荒者]采编于 2018-06-29 以下为原作者正文。 距离 PRESS.one 去年7月12...

  • 2018-05-29认证press.one

    2018-05-29认证press.one 我的press.one数字签名: https://press.one/...

  • PressOne的价值投资

    关于Press.One理解 在大多数人眼认为Press.one只是重新定义内容分发模式,那只能说这才刚刚开始,还有...

  • 我对Press.One的个人理解

    最近的Press.One众筹,在区块链世界里人尽皆知。7月11日我在一块听听上收听了李笑来讲解Press.One的...

  • 我所理解的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

    最近读了韩寒的一本书,《我所理解的生活》。书中韩寒讨论民主自由,针砭时弊,分享个人成长经历,还谈及他自己的感情、家...

  • 我所理解的

    开学许久了,也没什么可是可感慨的。只是觉得一回到学校,整个人立刻就垮掉了,身体上是其次,抛开口干舌燥,忧心忡忡,还...

  • 我所理解的

    所有我所理解的 最终都成了我难以理解的 所有我所理解的 都是从给于我的阳光,土壤,雨露那里 浅浅的嗅觉 还有那与我...

  • 我所理解的

    我所理解的 你是快乐水的味道 我攒了一大口气 差点喝光了你 医生说 不,你太快乐了 不能再 喝了! 我所理解的 你...

  • 我所理解的

    我所理解的朋友 我所理解的朋友就是,每次自己在发什么开心的事,他总会在下方评论,调侃吐槽,每次自己出了什么不...

  • 我所理解的

    我是在25岁的时候,才认识到自己是个开窍比较滞后的人。 多年来我所理解的生活.理解中的自己,都是处于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所理解的PRESS.on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tx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