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2017年的考研生。
在今年2月21号正式投入考研的备考时期。其实在这之前,对于考研这件事来说,带有很大的目的导向的意味。然而在经过这短短的几天时间,我发现了一件事。
人生对于每一阶段的大方向上不能总是抱有一种既得性的态度,这样会在越接近考试的时候越会对自己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让自己欲罢不能,最后导致考试失利的可能。
在这大学的两年多时间里,由于对自己现在的专业不甚喜欢的原因,对于很多课程都选择了逃避性战略。不过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让我得以在大学的这两年的时间里多读书,深入彻底的去了解自己,剖析自己,一步步的印证自己当前二十年的经历的总结。
人生是在不断的对过去加以总结来成长的过程。
我试着去分析当年复读的那个我。那个暑假是难熬的,因为那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无助,无力,甚至有一种自己最终还是无法改变命运的感觉(原谅我那会对世界的认知的有限)。所以那时候选择了复读(被逼、也是自愿的复杂心情。那个暑假的心情可能是使得我能够比一般人有对人生更深入思考的原因,因为孤独,无助等各种情绪充斥于心中)。复读——这个词我在当时,甚至直到现在都不能释怀,直到现在还会偶尔梦到自己快要高考时候的场景。可以想象,那时候的复读一定是带有一种很强的结果性的,判断这个复读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你是否能够考上一个好大学。在当时,总是做一些连自己都能够感动的事。诸如,早5:20起床,晚11:30睡,不是不想多睡一会,只是想利用那一点点时间多背一个单词,多做一道数学小题。这样带有太强的目的性的事,最后的结果一定不是最好的。在那一年的6月7号前一个月里,我发烧了4次,每次都是高烧不退。至今为止印象深刻的是,又一次发烧,早上挂完水,回到家饭都没吃就开始午睡了,在朦胧中醒来,发现当时身下的海绵全湿了,甚至用力点还能够挤出水来的那种(那时是在5月份,身上盖着的是冬天最冷的天盖的被子),那时候死这个词就出现在脑中,是不是我真的要死了?这次发烧会不会直接把我脑子给烧坏掉了?我是不是不能实现我当时的逆袭梦想——让我的孩子变成富二代?那时候真的是对死这个字充满了恐惧,颇有一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觉。高考后,我又开始拿自己的付出与自己得所得去做对比,拿自己的所得与那些平时看上去付出少的对比。那时候的心灰意冷真的是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所幸,大学里也渐渐从以往的灰心中恢复过来。人嘛,总是擅长忘记过去不好的东西。开始去从书中寻找答案,看人物传记,感受他们的经历;看小说,感受作者的价值观;看哲学,感受前人思考的智慧。在各种各样的读书中,我成为了现在的我。
其实说到这里,该说的差不多都说完了。
现在的我,如我标题所说——最好的状态。我把考上研当做一个目标,但是不再是一个必须的目标。首先你得把自己变得优秀,剩下的事,天自安排。所以现在虽然是为考研做准备,但是我发现现在考不考得上都不再变得那么重要。关键是要有能够去继续学习的能力。恰好,这次的备考可以充分锻炼这一能力。
像我最近在学习的视频里所说,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
后记
在这两年半,认识了一些人,结识了一些人,看清了一些人,当然必不可少的,也该感谢一些人,人生中能遇到一两个对自己提供帮助的人,真的该庆幸万分了!所幸,在大学即将结束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师。真心的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