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我又回来了
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淮南,因为三弟的推荐,我去了他上班的公司。
因为三弟的推荐,我很顺利的通过了面试,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的第一个月,我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熟悉公司目前的软件开发框架。公司开发团队使用的开发平台是微软的.NET开发平台,当时的开发环境是Visual studio 2005. 在学校学习时,也是.NET平台,学习了C#基础的知识,但并没有实际的项目经验了,所以,在刚刚开始的那几个月里,主要学习了基本的Windows Form应用程序开发知识,了解基础的面向对象知识,知道了类的封装、继承、重写等面向对象知识。
生活上,我们三个还是租住在去年那间大房间里,小桂知道我又回来了,找到了我们,建议我们搬过去和他一起,因为他和老魏租住的房子那边,房东还有不少空房,我们几个同学都搬到一起,相互也好有个照应。(老魏和小桂是我们的大学同学,也是班里为数不多的毕业后,还在一起的一对了)
在我试用期的第二个月,我们三个就搬了过去,在他们租住的那一层,我们租了三间房子,一人一间,房租大概每月是100元。这个地方,离学校很近的,都是当地居民自己的房子,我们住的这层是房东后来加盖的,我们是第三层,上面还有一层。每天下班回来,我们几个凑在一块,去吃吃饭,打打台球。周末的时候,有时间,就去学校转转,日子过的也算潇洒快活。现在想来,那段毕业后上班的日子,虽然挣钱不多,但是,毕业后,几个同学仍然还能凑在一起,当我想起,那是一段让我久久无法忘怀的日子。
三个月实习期后,我对于公司的开发框架有了了解,在同事的帮助下,可以按照要求进行开发了,基本上都是些简单的增删改查功能。和刚毕业那会,开发水平自然是提高了不少,记得,我的毕业设计里,关于学生档案的增删改都没能完整的实现。虽然,在公司的开发框架下,可以半天就能完成一个基础的增删改的功能,但是,对于整个项目框架的内部实现方式,还是一知半解,如果遇到框架上的问题出现时,只能是总经理(架构师)来处理了,我们几个程序员都是没法处理的!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我试着去深入理解系统框架,因为我们的软件系统框架,是总经理借鉴国外开源框架,在其基础上搭建而成。2006年,在当时国内算是较早使用spring.net+ibatis.net的系统框架的。而这些,对于我这个开发菜鸟来说,要完全理解框架是不容易的,能够按照demo开发出功能,就已经不错了。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又接手了离职同事遗留给我的报表功能开发,并学习了如何制作安装程序,当时,我们的程序是直接拷贝程序到客户的机器上的,后来,我通过查找资料,学习了Visual Studio 的安装部署解决方案的制作。当我完成了安装程序的制作后,公司的软件也都实现了软件的自动升级和数据库的自动升级。这个时候,公司找了一批销售人员,开始了周边城市的软件销售推广工作了。在这之后,公司的两个主要开发人员相继离职了。因为当时,软件已经稳定的上线运行有快一年的时间了,公司也不需要太多的开发人员了,所以,很快就批准了他们的辞职请求。
在这一年的年底,三弟也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准备去杭州发展了。三弟在公司也待了一年半的时间,自己的开发水平提高了很多,之前离职的同事去了杭州发展,也推荐他来杭州试试。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军哥,一直在做这销售的工作,因为销售业绩一直没有提升,也准备回老家找份工作。就这样,开年回来,三弟去了杭州发展,军哥回了老家,就剩下我、小桂、老魏三个大学同学了。
过年,回家和父母聊起了工作的情况,虽然父母嘴上没说,我也知道,他们也纳闷,自己幸苦挣钱培养的大学生,每月挣得钱,还没自己的一半多,和我的那些没上过大学却早早上班的老表们,更是没法比了。
过年期间,我也暗自下了决心,在一年合同到期后,就离开淮南,去合肥找一份更好一点的工作,而刚刚在合肥上大学的弟弟,也是我将第二份工作选在合肥的原因吧。
过完年,我回到淮南,是2008年3月,我提出了辞职请求,总经理问了原因后,也希望我可以再考虑考虑,虽然公司不大,但是,在当时,公司使用的技术,可能在一般的小公司都是不会接触到的。我向经理说明了原因,我弟弟在合肥读书,如果我可以在合肥上班,这样,在生活上,也可以照顾到弟弟,另一方面,合肥的工资待遇要比这边好一些。因为我的坚持,最后,总经理也同意了我的辞职请求,这样,在一个月后,我就来到了合肥,也开始了一段新的工作和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