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家来了位阿姨,在沙发上刚坐定,话未出口泪先流“我一个人很寂寞的,老伴去世一年多了,儿子吧,工作之外就是打牌,也不回来看我,我想要他一个星期给我打一次电话,他都做不到;女儿吧,跟我住,我每天早餐、晚餐都给她做好喊她吃,可她吃完早餐上班去了,吃完晚饭不是看电视就是看手机,根本没有理我、给我说话的时间…”
“他们这样让你觉得?”
“我觉得他们不孝,我伤心、难过、寂寞、养他们不值得”
“嗯嗯,然后呢?”
“就我一个人很无聊……”又倒回去各种家事上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焦点都在自己角度的家事上,完全没有空间发挥觉察啊!年龄太大,也不便过于猛烈的释放情绪,宇宙老爹告诉我“好吧,就做个安静的倾听者,让她的情绪自然流淌吧!”
此处,倾诉省略一万字…
我家的“不速之客”等她的感情得到一些舒缓,我们又有了些简单的对话。
“你平时在家里会这样哭吗?”
“有时想到太伤心,也会抹眼泪,可是连个听我说话的人都没有啊, 抹几把眼泪就过去了”
“哦,那你有没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不知道,不只是养了他们,孙子都是我帮他们养大的,他们还这样,我很伤心。”
“那你觉得你们的相处之中,你自己会有哪些可能是让他们不开心的?”
“就是他们做事情不对了,我会骂他们,让他们改正啰!”
“还有呢?”
“就是他们有时候要钱,我也会骂他们,都把钱给我要走了,我养老怎么办?到最后还是给了他们的”
“还有吗?”
“没有了!”
“那你前面说的不孝之类的话,有在他们面前说过吗?”
“有啊!说也不听,骂也不听”
“喔,好吧,那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没有了”
“阿姨,这样好吧,你对他们有什么不满,给我说就好了,我们可不可以就不要给他们说了,反正说了他们也不听。给他们说呢,你也更加生气,他们也很难受啊,你换位思考一下,谁会愿意被人骂不孝啊什么的呢?”
阿姨似乎有所思考“嗯!”
“还有要钱的事,可不可以,愿意给的时候就愉快的给;不愿意给的时候,就真诚、柔和的给他们说不给的原因。因为你看之前钱又给了,你骂了他们,也让他们不开心了,你觉得呢?是不是可以注意避免一下。”
“嗯,我试试,注意一下。”
第一次见面就这样结束了,引发了我对生命更多角度的体验:
1.一定要活出自己的天赋才华(生命地图的主张,也是灵魂的主张),做自己很有兴趣的事,这样灵魂才会愉悦,情感方面才不会向外抓取。(试想一下,如果阿姨活出了她的灵魂主张,她就不致于如此苛求儿女的陪伴、陪聊或者关心。)
2.我们暂且不说阿姨的子女是否真如阿姨所说或者是什么导致了他们这样,就所有的子女而言,父母(特别是丧偶的空巢老人),面对他们的情感需求,我们能做些什么?给予过有品质的陪伴吗?
3.对于老人而言,我很理解那个年代很少有几率活出自己的灵魂主张,不过退休后起码可以探索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吧!如果你过早的放弃了愉悦自己,仅靠做子女的,难道真能帮得了你吗?
4.对于相当高龄的来访者,除了倾听、让他的情绪自然流淌、引导他换个角度对待问题,我还能做些什么
我家的“不速之客”第二次见面,同时也见到了她的女儿和外甥女,她女儿比较多的担心阿姨会给我带来麻烦,她外甥女相对中立的聊一些家里的情况。原来女婿早已在体检中查出了重疾早期,一直在治疗之中,女儿也从未放下过担心,背着这样的苦,再加上灵魂功课的伤痛,恐怕是很难有空间再好好陪伴了吧!聊家事的过程中还捕捉到一些别的信息,比如她外甥女说之前外公在的时候,舅舅和表哥(阿姨的儿子和孙子)还会多一些时间回去看他们,后来外公不在了,他们也越来越少回去了。这多少让我有些费解,常规来说,应该两个老人时有个互相照顾,会放心一些,少回去看一些吧,怎么还外公走了,剩外婆一个人,反而越来越少回去看了呢?
“那你觉得在你心目中或者舅舅、表哥的心目中,外公和外婆有那些不一样呢?”
“外公什么事都会为别人考虑,脾气比较好;外婆只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脾气暴躁,还喜欢骂人。”
喔,聊到这些大概就知道,就算阿姨说的子女不孝属实,起码可以清楚的知道阿姨是如何创造出这种结果的了。更何况子女未必是不孝,也有可能是实在没有办法面对暴躁和被骂。感恩自己还有些觉知,没在第一次听信阿姨的一面之词,加注自己的评判,否则,从子女的不孝到妈妈的暴躁、谩骂,这画风就诡异的变了。此处的价值是:不管你对任何人的言行颇有微词的时候,都值得你好好觉察一下,你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加注了什么能量?你可以如何对这样的结果负起全部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