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话好像一直作为反面人物的代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机叵测。
但从历史上的一些事件来看,能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才是真正能帮助自己远离风险的原因。
就像是晋国为了要灭掉虢国,晋献公把自己最珍贵的玉璧和宝马献给了虞国国君,希望能够从虞国借道攻打虢国。
虞国的贤臣宫之奇和百里奚听说此事后,就去规劝国君,说万万不可让晋国借道,虢国和虞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晋国灭亡了虢国,虞国也会遭殃。
但是虞国国君认为晋献公能把自己最珍贵的宝物送给自己,自然体现了对虞国的诚心。
而且他认为能与强大的晋国结盟,不是比和弱小的虢国结盟要有利得多吗?
所以他就一意孤行地决定了要给晋国借道的事情!
宫之奇还想劝谏,但百里奚拉了拉他的衣袖,他就不再说了,和百里奚一同告退了出来。
出来后宫之奇问百里奚:“你不帮我一起劝谏大王,却阻止我,这是什么道理?”
百里奚就回答说:“我听说向愚钝的人劝谏,就像是把珠宝丢弃在道路上。以前,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都是因为他们强进忠言。你再说下去就危险了。”
宫之奇想想很有道理,觉得这样下去虞国迟早要灭亡,就带着全族人离开了。
虞国国君听不进去贤臣的劝告,过了没多久,果然被晋国灭亡了。
宫之奇因为没有强行劝谏,而保住了自己的一命。
这里面也有百里奚识人的功劳,百里奚知道和一个人不同频的交流,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这一点对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示,那就是说话要选择对象,不是每个人都能和你同频共振,所以想要说话前,最好的方式是先认真倾听对方的表达,也许对方的思想和自己隔着山河大地,根本完全就是两个物种,那么最好的与对方相处的方式,就是少说。
否则,鸡同鸭讲的结果,肯定是得不到什么和睦的结果。
而且就算是为了帮助对方的前提下,也依然要如此小心地对待,因为佛渡有缘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要面对的缘分,也有各自所必须要遭受的苦难,并不见得你去苦口婆心的去规劝别人,别人就一定会得到改变,从而获得全新的生活。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少说话,多做事。
做好自己的事情,身体力行地去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方式会比一切的语言更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