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视觉思维打卡主题是,一个行李箱一首诗。即:
看到行李箱,你想到了什么?依次写出来,不少于十个。
完成联想后,闭上眼睛,尝试正序和倒序回忆所有词语。(不要复看,直接回忆)
于是有了以下的画和称不上诗的作品
婚礼后,
我和队友,带着箱子,
在旅途中,穿过大海,
坐上地铁,入住酒店。
返程时,
拖着箱子,回到大学,
看到学长,带着学弟,
一起唱歌,一起跳舞。
正因为这个作品,我思绪回了趟大学。我记起,上大学不久,第一次在教学楼前,听学长唱《野百合也有春天》,如痴如醉。在那后的几天,我脑海里,一直有一个画面,多情的学长,用他磁性的歌喉,用他忧伤的眼神,对着我唱这首歌。
当时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唱歌方式,露天,音箱,一个人拿着话筒,忘我的唱着。那沉醉的模样,把我迷的晕头转向。于是,我开始追学长的歌,先打听了他的名字班级社团,而后在宣传栏里,寻找他的活动路径。追过很多场他的路演,可惜他那时候已是大三,没有参加十佳歌手。等到我大一下学期时,宣传栏再也看不到他的名字了。
现在回想起来,也蛮有意思的。在手机微信微博没有盛行的时代,单纯为了声音驻足,认认真真的听歌,感觉特别真实。虽然我已忘了学长的长相,名字,声音,但悸动的感觉还在记忆里。
打那以后,我尤爱看歌唱的综艺节目。莫名的对唱歌好听的人有好感,当初和队友处对象,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唱歌好听。
这真是一次很有意思的联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