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20时00分
世界正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
社会契约论第三卷
我在第三卷首页用红色笔迹写下如下一段话:“有点不希望在电脑上写总结了,尤其是本书的总结,因为会明显感觉到自己无知的可笑又可怜。如果真理可以写关于卢梭的文章,相信绝不是现在,将是以后的某一天,应当学会总结归纳其学说,然后再通过其他人的理论或自己的想法批判之不妥之处。不得不承认的是第二卷对我有非常大的刺激,否则不会写出那么多废话。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学会否定的能力。2017年2月18日20时55分。”随便展开此书页码,会看到曾经留下的混乱不堪的红色笔记,恐惧感爆棚。很多地方覆盖了所有空白处,密密麻麻,有时候我就特别嫌弃出书的人给读者留下的空间太吝啬。这也为以后的阅读提供了超越此书的内容界限。一遍又一遍地读,笔记的内容逐渐发生变化,刚开始是大量的下划线和问号,再读出现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第三遍阅读竟然写下了反对的态度,竟然在给卢梭挑毛病,虽然只存在于局部的段落中,但是我想这就是一种进步。以后也许会再一次阅读,或者阅读很多次,卢梭的论证和理念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我们中国的年轻人依旧如此。书籍的传播会从底层开启民智,将更加科学的先进的思想注入到最活跃力量的心中。
此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耐人回味的经典内容,更多的是读书期间经受的无限痛楚和无奈。我非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很社会的人,高情商的人,那样就不必在这思来想去,矛盾重重。社会如何,国家如何,人类如何登高大上的问题和我一介草民没有半毛钱关系。我认真地否定过自己,致使灰暗的世界逐渐进入内心。生活将如何继续,下一个政府的目标是什么?不得而知。混吃等死不如大干一场,像梁山好汉齐聚忠义堂替天行道。虽然曾经多次表达过此想法,但从未认真对待过脆弱的心。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勇敢的心》最后几分钟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的震憾场景,那是源自于内心的信仰,何等的尊贵坚强。
梁小民写的一本书叫《无用才读书》,其中一段话“我最喜欢还是作为无用之人读无用之书的状态。完全从兴趣出发,没有任何目的,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正如喝一杯茶或者品一杯酒那样。”我何曾不想这样呢?一位历史学教授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想学习和研究历史有必要先赚足够的钱再来搞,比如沈志华”。我很赞同,不管什么样的社会,真正的学者和精英阶层,多数还是需要财富自由的基础,否则一个在社会中生存的人没有时间做与生存无关的事情,更谈不上科学和艺术。基本温饱的压迫断送了求知欲望和能力,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在人所组建的社会中,需要重新分配族群。比如科举制度下的状元多数还是来源于地主以上的家庭,最起码得能支付得起在读书上的话费。民国时候的大学生,没有钱怎么敢体验大学生活,验证着寒门难出贵子的千年古训。通过教育这一项,看到社会中很多故事,塑造了未来国家的基本形态。《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有关于孩子教育的桥段,反贪局局长侯亮平与小皮球的校长对话很有意思,不要将腐败带入到孩子的教育阶段。孩子很清晰地知道“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办不了”,之后小皮球的爷爷下了一个结论“都是大人们的问题”。一代又一代的成长,但是成年人也有义务为下一代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而非忽略人性和良知的培养。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头脑里面很少有公平、自由、平等等观念,下一代也不会有。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拼了命地争取我们追求这些虚无缥缈的理念,我真心被他们的坚持感动。从清末梁启超开始的“开启民智”,再到后来的胡适鲁迅等人,可是这一切似乎被某种力量所中断。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陈腐,为何不容易被改变呢?这是一门大学问。曾经有学人说这是文化出了问题,也有学人说这是制度出了问题。看来我是分不清孰是孰非,本就生活在一个大酱缸里面,还非得把盐和豆子分开。
一位姓陈朋友讲北欧的故事,通过一个中国人的眼睛看北欧让我震惊,为何在那里似乎实现了《道德经》里所描述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呢,是我们现阶段不可能达到高福利社会水平。当然,这双眼睛看到的也许仅仅是一小部分,也许会有偏颇之处,可最起码在有限的视野范围内找到了不同。
在读书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疑问逼着自己永不停歇追求答案的脚步,时间越长,疑问越多,却很难再找到相对应的答案。以前是一个答案对应多个疑问,现在是多个答案对应一个疑问,而这并不是对疑问的解释更加夯实有力,相反我必须面对不同答案之间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变成了最难的事情。怪不得有人在面临众多选择的时候渴望被安排好的人生,也许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生活更能活出味道。罗伯特·施瓦茨说过:“苦难不是人生的目标,但它是一个灵魂成长必须面临的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