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岑趸村的由来
小时候听爷爷说:在民国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争,三个人一路从湖南的靖州县往贵州方向深山里逃离。(湖南靖州县和贵州黎平县是交界处)在一边逃离的过程一边选择扎根地点,最终选择扎根到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我们村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管辖的岑趸村。
三个祖先有两个姓,一个姓潘、一个姓吴、另外一个也姓潘;这里的潘有大潘和小潘之分。大潘的家族发展得较快,小潘的人数较少;大潘和小潘还有在语言上还有一些区别,父母的称谓都不同。最早大潘和小潘还和亲,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合成一家。现在就潘家和吴家之分。
我们村是附近村落里人口最多的,由三位祖先发展到最高峰时期人口发到1500人300多户人家,也是当初别人村眼里最勤劳的村。
你听说过这个民族吗?二、为什么我们是鍫族
1、祖祖辈辈都告诉我们:我们是鍫族
小时候会问:为什么身份证上是苗族?
老一辈人说:由于我们的民族人数太少而归到苗族,最早的时候镇府也是承认这个民族现在也认可我们这个民族,只是归为苗族。
2、我们的语言里有三种民族的语言,之所以叫三鍫,
我们的语言里有苗语、侗语、汉语、有先天的语言优势,自然的听得懂好几种语言。
3、我们的风俗习惯独具特色,特别体现在破新节还有嫁娶上。
我们岑趸村这里的地势险要,海拔最高,几乎没什么平地,最早给人映像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我们居住在半山腰上。这里杉树成林,所以都是木屋,优点是冬暖夏凉,透气较好;缺点是易燃,得非常小心火。祖辈最早开垦出来的都是梯田及和面积较小洼地和山地。祖祖辈辈以种植水稻为生。
三、热闹的新年你听说过这个民族吗?
今年是有史以来我们村最热闹的新年,聚集了十几个村落的村民一起欢庆节日。在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倡导下,把所有鍫族都聚在一起过新年,也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这些天我看到的是全村人民齐心协力的付出,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迎接着每一位到来的客人。
我即是一个东道主,又是一个旁观者,我为我们村这次盛会点赞。我这些天看到的是每个人脸上有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