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于红梅老师工作室团队要来我校,几周前知道这个好消息,思考也在几周前一起产生。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思考如下:
以前听课的我。
以前的听课就像教学设计一样,没有预设目标,就去听课。有时候是被要求去听课的,所以也没有想法。举个例子:这种听课就像逛街一样,没有明确的购物目标,随意逛,随心所欲的逛,看看有没有可以看上眼的?有--就买,没有也就无所谓了。反思这样的听课往往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心里的好课标准去听课,实际上收获是非常低的,就像逛了一天街,什么也没有买到一样。反思了自己发现这样无目的的去听课对我的专业发展,自身成长也是最低的。甚至是无效的浪费时间。
对比以前,我准备在听课之前像做教学设计一样,也提前预设。我为什么要去听课?如果想获,那么怎样去听?
听课前我会想到什么.
听课过程中我看到了什么
听完课后我学到了什么?
听课前,我会想到什么呢?我想到这堂课老师课堂上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明天我要听的英语课是谈论----健康话题,我进行预设:上课的老师会怎么上?预设可能会发生什么?有可能有亮点,也有可能有遗憾。如果我上这节课,我会怎么去上?
听课中,我看到了什么?我认为对于听课者来说非常的重要的是听课记录,只要用心的去看,才能把它记下来,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去记。
听课后,我学到了什么?通过听课后以及听课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反思,从中我发现这节课亮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我应该学习的是什么?我应该避免的是什么?这个亮点是否可以用到我今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那么我发现的不足在我的教学中应该去避免发生。如果我发现这个亮点,可不可以想办法让这个亮点更亮?对于不足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去避免它?我想每一个人听完课之后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希望在想后看,看后学,学后思,思后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