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袍是一种白袍,宋代应试士子所服之袍。《宋诗钞》方岳《秋厓小藁钞·送刘子中就试》:“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宋制官时服,指按季节时令颁赐官吏的服饰,故名“时服”。
时服:宋初因五代旧制,每岁,诸臣皆赐时服,然止赐将相学士,禁军大校。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木色,不敢越外。诸如香铺裹香人,即頂帽披肩:质库管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写的各种人物,正是一幅北宋职业装的民俗画面。
宋代重定服制。衣带的等级有28种之多。黄袍成了帝王的专用之服。規定官服有各种不同花色。每遇人朝会或重要节日,王公大臣必须按照各自品级,穿各种锦袍。皇后的风冠很大,满是珠宝,金银盘丝。
贵族妇女的便服时兴瘦长,一种罩在裙子外面的大衣甚流行。衣着配色,多采用间色,为粉紫、黝紫、葱白、银灰、沉香色等。色调鲜明。衣着的花纹,多写生的折枝花样。
男子官服,仍是大袖宽袍,纱帽的两翅平直向两旁分开已成定型。便服还是小袖圆领如唐式,但脚下多改穿丝鞋。
退休的官僚,多穿“直掇”式衫子,戴方整高巾或士巾。公差、仆役多戴曲翅幞头,衣衫较长,常撩起一角扎于腰带间。农民、手工业者、船夫衣服越来越短,真正成了“短衣汉子”。
缠足的陋习,出现于五代末,至北宋中晚期在贵族妇女中已较普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