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应好友刘安祥先生之邀,我与夫人朱兰等六人去新都他的老家作客。当日,惠风和畅,阳光明媚;主人好客,佳肴美酒相待。席间,安祥先生告诉我,他家附近就是川内闻名的“天府家风馆”,馆内还有明代状元宗祠,值得一看。我听后特别高兴,决定午餐后去“天府家风馆”参观。
天府家风馆坐落于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街道,2021年落成。是一座融廉政文化、状元文化、家风家教、旅游接待等功能的综合性廉政文化教育展示场馆。 天府家风馆占地约50亩,展陈面积4886平方米,吸取传统建筑的布局和造型,在灰瓦白墙、茂林修竹之中,营造出“人在园中游,宅在林中隐”的川西林盘意境,是四川省家风文化最集中、廉洁教育资源最丰富的综合性展馆。馆内包括四大主题展厅“先贤家风”、“红色家风”、“当代家教”、“时代新家”。
走进天府家风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围墙上、碑刻上、护栏上到处都是与家风相关联的名言警句,给人一种与先贤对话的感觉和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
也许因为自己曾经有一段较长军旅生活的原因,我在″红色家风”展厅中“战地家书剧场”观看了全场;这里通过场景故事、实物、影像等载体让我感受到历代家风发展脉络,感悟到历史文化名人的治家之道、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以及新时代先锋模范的优良家风,更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与洗礼。
在参观的过程中,刘安祥先生告诉我,他与明代状元杨慎的后代杨先生是同班同学,杨先生现在是杨氏宗祠的守护人。安祥先生这么一说,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当即请他联系此人,如有缘相见再好不过了!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初二这天正是杨先生宴请亲朋的好日子,得知老同学一行来参观,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热情地接待我们并亲自当起导游,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杨氏家族家风传承的故事。
我对杨慎的了解,先是在上学时的课本中,既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开篇词、杨洪基先生原唱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后来就是在新都采风时了解当地流传的杨氏家族的故事中,但也是只言片语,道听途说而已。
杨先生已年近花甲,他对杨氏家族家风文化有深入研究;远到杨慎的祖父母辈,近到现在杨氏家族的子子孙孙,说得头头是道,既有正史所载,也有山野民间传说,妙趣横生。特别是杨先生讲少年杨慎在沟渠洗澡时对时任县令出的对联的故事,真是妙不可言;县令出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对下联“万里长江作澡盆”,此时的杨慎年方十二岁,可谓少年睿智,豪情万丈,真是天下自有天才郎;杨慎23岁高中状元,可谓春风得意,光芒万丈!我曾经读过“天下两个半完人”的“半个完人”曾国藩的著作,他在自传中说自己参加7次考试,方中秀才;而杨慎虽不是“天下完人之列”,但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足智多谋,清正廉洁,而且少年有成,诗词歌赋无所不能,虽历经磨砺,但初心不变。听了杨先生近两个小时对杨氏宗祠的讲解,我第一感觉就是新都杨氏家族的家风传承做得好!杨慎之所以能成为明代川籍第一状元,取得辉煌成就,与杨氏家族的“文武双修,忠义传家”的先辈家风传承有很大关联。为了弥补关于杨氏家风传承这一课,以防断章取义,我专门从百度上查了一下杨慎的简介及家风传承的史学记载。
杨慎(1488.12~1559.08),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四川唯一状元,也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以“博学”、“饶著”著称。杨慎一生著述多达400余种(今存174种),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特色的百科全书式大学者。《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第一。”
杨慎父亲杨廷和也是历史上的名人。杨廷和12岁考中举人(明代无人能及),19岁进士及第,系明成化年间最年轻进士。杨廷和是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两朝首辅。在两朝更迭的关键时期,杨廷和以“除难定策”之功、“救时宰相”之名和明朝中期主持政治改革的第一人而名留史册。新都杨家为书香世家。自杨慎祖父杨春而下,一门四世共出七位进士、四位举人、一位贡生,人称“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
新都杨家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优良的家风家规是重要的“催化剂”。保存至今的清光绪乙未本《杨氏族谱》和民国辛未本《新都杨氏家谱》中,除记录新都杨氏先祖清廉为官的事迹外,也记载了杨氏的家规家训。其中最重要的家训是“四重”、“四足”和杨慎临终遗训至今都极具推崇。
“四重”家训,为杨慎曾祖母熊夫人所留。熊夫人对杨家族人的工作、产业、礼仪和教育等作了规定,教育子孙亲善和睦,兴家立业。原文为: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
“四足”家训: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画栋的不久栖,雕梁的有坏期。只求他能遮能避风和雨。再休想高楼大厦,但得个不漏足矣。
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粱的不久吃,珍馐的有断时。只求他粗茶淡饭随时济。再休想鹅掌豚蹄,但得个不饥足矣。
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只求她温良恭俭敬姑嫜。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个贤惠足矣。
蠢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聪明的惹是非,刚强的把人欺。只求他安分守己寻生计。再休想英雄豪杰,但得个孝顺足矣。
临终遗训。为杨慎临终所留。杨慎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戍所,临终时,他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告诫子孙重义轻利、见义勇为。
“四重、四足”家训和临终遗训构成了新都杨氏家族家风的核心,对于当今社会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我想,这也是四川省纪委、成都市纪委将杨氏宗祠纳入天府家风馆的原因,据说,天府家风馆的举措开全国先河,是全国是一馆。据杨先生告诉我,2022年全省预约参观的社会团体已经排队到十一月中旬,天府家风馆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正能量满满的网红打卡地。
以德传家,是兴家之根本。一个优秀的家庭不在于留给孩子多少财产,而是能留下多少人生的智慧等精神财富。家风正,再穷也能发家;家风不正,再富也会败光。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不是财产,不是人脉,而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杨氏家训对新都杨氏一族影响极大。如重教育方面,在杨慎曾祖母熊夫人立下“家法重教育”的家训之前,杨家就是普通人家,杨慎的六世祖和五世祖都是一介平民。正是熊夫人对教育的重视,从熊夫人儿子这代起,杨家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香门第。
“子不教,父之过”,讲的就是家风传承。父母的溺爱,给不了孩子无忧的未来。人生,该吃的苦,逃不过去;该走的路,终归要走。父母不能包打天下;遮风挡雨,挡不了一辈子;未雨绸缪,也拦不住人生的风雨飘摇。没有谁的人生,能一生顺遂;没有谁家父母,能永远庇佑;只有好的家风传承,才能培养出未来栋梁。
参观天府家风馆,自古至今典范甚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内容很丰富,参观一次,受益匪浅!《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做人,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最重要的是家训。成才,最重要的人生的价值取向。离开天府家风馆,我脑海里一直浮现出杨洪基演唱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优美动听的旋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直到今天,直到参观天府家风馆,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杨洪基原唱的这首歌能传唱天下,为什么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能千古流芳……。
参观天府家风馆
天府家风馆,
经典映中华。
一门七进士,
宰相状元家。
厚实重教育,
美名传天涯。
四重四足风,
清廉勤防奢。
轻利重义勇,
遗训世人夸。
吾辈颂大贤,
神州生彩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