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无论我们做什么是都需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让你拥有超群的实力和成功的动力,只有懂得坚持的人,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崔允漷教授在他的《“六招”教你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一文中指出: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突破之一,是每门学科在整合与提升原先“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在目标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且标志着学科教学终于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家”。 现在有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该如何变革?需要教师如何做才算“回家”?崔教授交给我们六招”: 第一,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明确“家在何处”; 第二,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第三,采用大单元备课,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第四,“用教材教”的实质是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即对教材进行教学化处理;第五,课改不仅改课、换教材,还需要改学习方式,学科核心素养决定了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第六,学科核心素养要“落地”,教师必须实施教—学—评一致的教学。
我坚决同意“课改不仅改课、换教材,还需要改学习方式,学科核心素养决定了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的说法。2001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这在学科教育史中是里程碑式的进步。然而,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说清楚“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是什么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历史”又是什么样的,等等。这导致目标与手段不匹配,公开课中出现的“为探究而探究,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的现象非常普遍。
学习应该是师生在教学中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教育思想。同时还要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比较顺利地、主动积极地进行双边或多边活动,形成互补优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多动,避免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同时我们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方式,构建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民主化管理、大众化活动、多元化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博尔跟案学习方式不同,把学习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接受学习就是将学生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性学习则是指学生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需要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而获得。我们目前就是要力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方式的训练,力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善于表达倾、善于沟通、善于表达、遵守约定、善于激励和赞美他人、善于在团队学习中提升自我、善于利用各种资源等学习习惯,达到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当然,我们教师是农田里的农夫,不是流水线上的工头。该浇水时浇水,该除草时除草,该捉虫时捉虫。至于这颗小苗将来能否挂果子,挂多少果子,那应该是农夫耐心的等待,绝不能似流水线上的工头去催促产品的生成。教育需要静静的等待,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