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偏心父母:小时候你不要我,长大了凭嘴说爱我

致偏心父母:小时候你不要我,长大了凭嘴说爱我

作者: 临渊凝渊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14:28 被阅读0次

看了一则很沉重的新闻,10月29晚上,河南农村两姐妹跳水自杀,大姐17岁,小妹才10岁。两个都是花季般的年龄,未来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却是因为与弟弟抢吃一碗凉面,激烈争吵后选择自杀。

姐姐留下了一封遗书,里面写道:带走妹妹,我深知自己做得不对,可是,我也算是帮她解脱了。

有人说,为了一碗凉面根本不至于啊,但我想说,真的至于,凉面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之前,父母重男轻女的言行已在女孩内心压上了千斤稻草。

事件发生后女孩父母的反应暂不知晓,评论区倒是出现一股黑色幽默:爸爸妈妈该多伤心啊,这下没了两个摇钱树,给儿子结婚买房了...

好讽刺的评论,却说到了很多人的心里,在很多地方 ,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严重。不知道那些父母怎么想的,只好奇这些重男轻女的父母结局都是怎样的?

1、腹中女胎险被打,闲时絮叨想要儿

生我的时候检查出来是女孩,劝我妈打胎,我妈以死相逼,不了了之。

我妈去世之后,二婚的那个妈第一次怀孕的时候检查出来是儿子,开心好久结果不小心打针打掉了,后来第二次怀孕检查出来女孩,他明显不高兴,但也没再说什么,毕竟这么大年纪也没大有可能打胎什么的了。

平时会跟我絮絮叨叨男孩多好多好,可以帮我干活可以传宗接代巴拉巴拉,你看你,嫁出去就没了,死后坟墓都不能跟我埋在一起。

很疼我和我妹,偶尔会惆怅一下我们为啥不是儿子啥的,但是想一想以后不用准备彩礼不用承担房子就,平衡好多。

我出远门他会千叮万嘱打电话查问。

我住校第一天他连削皮刀都给我塞包里了,怕我被苹果皮上残留的农药荼毒。

我妹也是,我妈一凶她就往我爸身后躲,我爸就牵着她的手去"打妈妈",然后从各个方面diss我妈。

还能怎样?日子不还是这么过嘛~

小时候有过把我当男孩子打扮的经历,也只是暂时的,我到大学报道的第一天他就给我买了我的第一双高跟鞋和第一条热裤,短到窒息那种,跟我语重心长的说以前让你穿的那么丑只是让你专心学习,现在你也要收拾一下自己了。

他是个好父亲,只是格外喜欢男孩而已,如果得不到,也不强求。

现在的我们都挺幸福的。 


2、宠溺儿子百般横,临终只有女儿来

我爸是大逃港去的香港。在香港跟一女子同居,结果那女子不孕不育。

在未经得我爸的同意下私自去大街上捡了俩小孩,一男一女,男孩还是一个泰国人。

后来我爸年纪大了,还是想要亲生孩子,在50岁之龄经人介绍回国内娶了当年只有17岁的我妈。

第一胎生的我,女孩。

很快就又了第二胎,我弟。

虽然我爸年纪大也没文化,但当年在香港挣的工资回来国内还是很好花的,所以我并没有遭遇到被"轻女"的实际遭遇。但在情感上面,很明显感受到我爸更重视我弟。

在各种宠溺下,我弟成了小霸王,我小时候没少被他欺负,童年记忆常常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举个例子,我弟作业不想做,我妈会要求我帮他把作业做了。我也因此为了得到爸妈的重视,大人要小孩怎样我就怎样,所以我很乖学习也很好。

到了青春期,我弟被宠溺的后果慢慢体现了。

打我爸妈,当然还有我,一不顺意就拿刀要砍人,因为这种暴力我没少报警。

在我弟念中四的时候(等同国内高一),带回了一个女朋友来家住,天天晚上在家裡XXOO,毫不掩饰叫床声。当时我要准备A-level(等同国内高考),却因为我弟常常"家嘈屋闭",我没法好好学习。

经过好些争吵,我妈给他们在外面租房子搬走了,因为这女孩的怀孕了。

在我考完试后没多久,我妈生急病,进了医院第二天就死了。在打了强心针后医生说我妈救不了后,我打电话给我弟让他来见妈妈最后一面。他的这个怀孕女朋友居然说我是说谎想骗我弟出来。在几十通电话后,我弟终于舍得来了,我妈也早就断气了。

相比之下,我比我弟显得太懂事了。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妈也变得很依赖我,我爸也经常说生儿子没有用的话。

今年是我妈死的第十年。

现在我弟一个人在香港,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我很少跟他联系,偶尔他分手了会发信息哭诉他很寂寞。至于十年前那个怀孕的女友,在我妈死后我弟把他抛弃了,在几个月后来过电话说孩子生了问我们要不要。(当时我也才19岁根本不会带小孩,所以让她把小孩送到保良局,也许这样对这个小孩是更好的生活。)

我结婚了,又回来了深圳生活。儿子快三岁,肚子里还有一个,看起来日子还不错。

当了母亲,现在回想特别能理解自己一些性格上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小时候习惯讨好大人,以至于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法做选择因为好像都想要又好像都不想要。这样的性格让我无论在学业还是事业上都影响很大。感谢命运吧,阴差阳错嫁了给现在的老公,现在有自己的家庭,能让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家里。

我爸在我妈死后2年也走了,毕竟年龄也很大了。他收养的2个孩子对他很不好,在我懂事后也没见过几次。可能因为不是亲生的我爸没对他们特别好吧,但我爸还是做了养育的责任。

我理解我弟,也理解我两个名义上的哥哥姐姐。父母的一些行为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是很难去挽救的。除了自我救赎,也没有办法了。有次跟我弟聊过去,他说他知道他做了很多错事,但控制不了自己。

我嫁的是一个潮汕家庭。老一辈的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很难改变。我还记得怀儿子时我老公骗我婆婆说是女儿她的脸色变得有难看,但我觉得我公公婆婆也在极力改变。现在又怀孕了,我老公明言想要女儿,婆婆会说生儿生女都好,虽然大家都知道她心里只想要男孙。但能假装给我们小年轻看不也是一大进步了吗哈哈。 


3昔日黄土埋母婴,而今高价求娶妇。

央视曾播放一则纪录片,片名叫《陇东婚事 》。

说的是甘肃有个县城,90年代重男轻女,女孩基本扔了,好心一点的也是送其他县城去了,后来县城里剩的孩子都是男孩。

然后二十年过去了,也就是2010年后,这一批90到了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结婚的年龄了。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一个县城的都是男孩子,找谁结婚去?

有的外出打工找了对象,但是大多数的都是去相亲市场拖媒人介绍。女方有多挑呢,彩礼二十万(好像是这个数,时间有点久了不太确定,但是绝对不低),家里不能有兄弟,房子如果不在县城内,也得在大路边儿上……还有些其他要求。还有不少男方被骗婚,要么老婆婚后逃了(不知道有没有重婚的),要么取了个傻的或者精神病。

这还是运气好取到媳妇儿的,多的是娶不到的。即便去了外地,又有几个姑娘愿意跟着男方回小县城结婚?

儿子愁,父母更愁。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一个县城的风气都是如此。


4、刚出娘胎被送养,突然认亲拒相认

在周立波主持的《中国梦想秀》节目里,有位来自贵州的追梦人杨成燕,梦想是让"失散"多年的妹妹认回双亲,一起拍张全家福。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妹妹被拐卖了,期望找回妹妹一家团圆。后来得知,因为妹妹张懿是个女儿,父母又太想生儿子,于是在她刚出生时就被父母送给别人。亲父母家与养父母家的距离不足两公里,20年来却从未去看过一眼。

张懿在养父母的照顾下长大成人,上了大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也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亲父母得知后就想认回张懿,好让张懿以后帮扶点弟弟,于是在舞台上就出现了突然下跪抱住张懿的一幕。

张懿面对这一切不知所措,并没有和他们相认的意思,母亲嚎啕大哭,父亲尴尬不已。

看到这里我很支持张懿,两公里的距离亲父母20年来却从未来看望一次,现在哪里来的脸谈亲情呢?

可是,接下来周立波的道德绑架震惊了我,他指责张懿和养父母自私,周立波还再劝张懿不要做个尖刻的女人....

我想,就是周这样的人多了,才让那些重男轻女的父母有恃无恐!真正痛苦的,没人关心的,反倒是那些童年饱受煎熬,成年又要经受社会道德质疑的女孩子吧

相关文章

  • 致偏心父母:小时候你不要我,长大了凭嘴说爱我

    看了一则很沉重的新闻,10月29晚上,河南农村两姐妹跳水自杀,大姐17岁,小妹才10岁。两个都是花季般的年龄,未来...

  • 我父母的偏爱

    小时候,我能感觉到父母是偏心的,偏爱我哥,我会默默的哭,哭的很委屈,但他们对他们的偏心却是抱着否定的态度,不...

  • 我痛恨父母的偏心,我却成了一个偏心的妈妈

    我痛恨父母的偏心,我却成了一个偏心的妈妈 我拒绝让自己长大,好让自己留在父母身边。 为什么我拒绝长大?因为我对父母...

  • 儿时的年味|年是新年,心是暖心

    1 小时候不懂事,总觉得妈妈爱弟弟们(双胞胎)多于爱我。跟妈妈争吵的时候,我总会赌气对她说:你偏心,你就是偏心弟弟...

  • 情书

    小时候 你给我的情书 你说你爱我 就像那洁白的雪花 爱我清澈的眼眸 长大后 你说你要离开 你爱不了我 你说你怕我朴...

  • 64:很多时候经验仅仅是轮回而已

    父母在自己小时候或者长大后总会说一些经验,说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我们可能觉得很烦,但是当你真的经历了,再回想起父母...

  • 长大的时候

    诗/峰霞仙子 小时候,父母说 长大,你就懂了 于是,盼着长大 长大了,父母也老了, 走不动了 长大的我们 总是觉得...

  • 简单爱

    我为你长大,你为我变老……致父母

  • 横向的生活,纵向的人生

    人们说,小时候讨厌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其实长大后,可能更讨厌。小时候,父母总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长大后,父母...

  • 日更计划-20211220-孩童的被抛弃恐惧

    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听到父母说过类似“你再......我不要你了”。你还记得你听到父母说这种话时是什么感受吗? 父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偏心父母:小时候你不要我,长大了凭嘴说爱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hx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