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从钦点的太子妃到皇后,有一个细节,看王氏的发髻发型都还是单身未婚女子的梳妆打扮,黑发是垂下来的。
而古代女子,为人妇后头发通常会挽起来。
这两夫妻是父母之命,政治婚姻。
在李治与武媚娘你侬我侬的时候,王氏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横在他们中间,她是不受欢迎的。无奈李治懦弱,对于父命敢怒不敢言,只好走完了形式一边娶了人家,一边晾着人家。
在新婚快乐时,两人就已经像冤家一样不对头,说不到一起去了。
李治怪王氏管的太宽,王氏呢恨铁不成钢。
尤其在发现李治与武媚娘偷偷摸摸后,更是气炸了。新婚被插足之仇,不共戴天啊。可是此事要大做文章,终究连累的还是当太子的丈夫。
她隐忍了下来。
但对丈夫的伶不清,是非常寒心的。
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女子是没有安全感的。即便她当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她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当皇后,不过是沾了先帝的光。
她既比不上受宠的萧淑妃,更比不上李治心头的白月光武媚娘。
当萧淑妃缠着皇上要立她儿子为太子时,她的脆弱敏感不安立马藏不住了。甚至乱了阵脚。
后宫的女人,如果没有生育能力,是很难挺直腰杆的。即便是皇后,也忍不住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可怜儿。
有儿子,小则可以养老。关键时刻,可以保命啊。
没有儿子怎么办?眼睁睁看着萧淑妃得逞吗?如果萧淑妃的儿子当了太子,萧淑妃还能把她放眼里吗?将来便是皇太后了,她要情何以堪呢?
就这样被人拉下神坛,这么被动,她必须是要有所行动的。
自己不能生,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夫妻同房太少,都令女人难以启齿。这都表明这个女人一没有生育价值,二不被丈夫爱,冷落是常态。
如果不是皇后,有娘家做后台,她可能早已经拱手让位了。
一帮老臣为她出谋划策,她将陈王忠过继了过来,这样便膝下有子了。
之所以捡现成,也是无奈之举。
之所以选陈王忠,是因为他生母出生卑微,也就是好拿捏,对她构不成威胁。
而这孩子乖巧老实,也好拿捏。
皇后膝下有子,立太子便有了尊卑长幼的顺序。萧淑妃的牌,就不那么好打了,有了竞争对手了。
一边是原配为代表的坚守秩序德高望重的长者,一边是宠妃的爱屋及乌。
皇上为难了。迟迟下不了决心。
皇后脑洞大开,请了武媚娘出山,打压了萧淑妃的气焰,让萧淑妃无理取闹撒泼吃醋的难看让皇上看了个遍。
于是武媚娘成了皇后的临危一脚。陈王忠,被立为太子。皇后悬着的心放下了。
没有安全感的妻子,用了有子傍身这一古老却实用的一招,为自己找点依靠。
用一个女人打击另一个女人,听起来她渔翁分离。但很快王皇后就后悔了,因为这等于引狼入室。武媚娘不省心啊。
于是她又倒戈相向,开始走上了防备武媚娘的宫斗。
娘家后台这么硬,还是没有安全感。都当皇后了,还是没有安全感。儿子都是太子了,还是没有安全感。只因她的丈夫不爱她。
这听起来又可悲又伤感。纵然一身华服,内心还是仰望丈夫的认可。做自己,又谈何容易。她的事业,就是孩子和丈夫啊。
她防备有人抢了她的位置,反而总是思虑不周,反而狗急跳墙,最终将自己送进去了天牢。
如果做丈夫的,能给她一点点爱,她也不至于这么没安全感,这么防备。她走上错误不归路,她的丈夫李治难辞其咎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