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要理解资管新规的内容,就有必要了解其产生的背景。
既然是“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那么就是此前存在一些不太规范的地方需要纠正,这就涉及到资管业务的四个关键词:
1. 杠杆
2. 刚性兑付
3. 资金池
4. 标、非标、非非标
今天的内容是“杠杆”。
什么是杠杆
简单来讲,杠杆就是负债。只要找人借钱,就是加了杠杆。适度的杠杆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但是杠杆过高就会带来风险。
举个例子,我们按揭贷款买房子,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加了杠杆,用很少的首付款,获得了购买住房的资金,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质。但是,如果我们又办了高额的车贷、消费贷,办了很多信用卡,那么就会造成个人负债率过高,实际上是很危险的。
居民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将超过准备金的资金投入企业贷款,已经是加了一层杠杆;企业利用多家银行资金进行生产经营,其实是又加了一层杠杆。
我们常说的杠杆,有几个分类,包括政府杠杆、企业杠杆、金融杠杆。政府杠杆跟我们关系不大,不展开说了。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
金融杠杆是本次资管新规的一个重点内容,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企业杠杆呢?因为这次资管新规特别提到,要市场化、法制化推进企业债转股业务,那么这件事其实是和企业降杠杆这件事密切相关的。
金融杠杆
(一)金融业务链条
上图是一张金融链条的组成部分。可以看到,图的左上方是各级政府(含融资平台),下面是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右边是实体企业。
对于金融业务而言,银行可以通过直接放款的方式,直接支持实体企业;也可以利用多次嵌套的方式,通过非银行机构将资金贷给企业;或者由地方政府提供担保,或由政府融资平台找到银行拆借资金,然后通过这些机构投给企业。
可以看到,整个链接的最终资金需求方是实体企业,但是中间有多个机构参与其中,总结下来,有两个结论:
1、 资本充足率未反映真实杠杆水平
2、 信用中介导致杠杆链条变得复杂、模糊(链条加长、杠杆不明)
(二)规模统计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来,银行表内加表外投资来看,银行投放给企业和居民的规模是在150万亿元左右,其中有17万亿是以非标、信用债等形式投放的;有28万亿是通过非银行机构投出去的,有120万亿元是以贷款等方式表内直接投放给实体的。
这里面存在2个问题:
1、表外理财游离于资本监管之外,而在刚性兑付的背景下,其风险却是由银行承担的,而未计提资本;
2、非银部门充当了前文所谓的银行的“信用中介”,银行先将资金投放给非银部门,非银部门再将资金投放给企业。
那么,非银部门是否有吸收这个损失的能力?
答案是没有。非银机构净资产总额为2.19万亿元。四个行业管理资产的规模,2016年12月的数据为41.16万亿元,不足以覆盖其投放规模。
另外,非银部门是否有吸收这个损失的责任或意愿?
答案也是没有。如果只是通道,则无此责任。
(三)监管思路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理一下监管的思路,主要目标有两个:
1、查清真实金融杠杆——银行、非银机构
2、新老划断逐步清退——补提资本,清退问题资产
一句话概括,就是打破刚兑、去嵌套、计提净资本,抵御系统性风险。
企业杠杆
(一)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总体思路
从上图可见,不同的企业群体,会有不同的资产负债率。
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
-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去一降一补
- 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
(二)市场化银行债转股
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股权、产权关系。
(1)市场化筹集债转股资金:(私募性质)
债转股所需资金由实施机构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化方式和渠道筹集,鼓励实施机构依法依规面向社会投资者募集资金,特别是可用于股本投资的资金,包括各类受托管理的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实施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金融债券,探索发行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债券,并适当简化审批程序。
(2)采取多种市场化方式实现股权退出:
实施机构对股权有退出预期的,可与企业协商约定所持股权的退出方式。债转股企业为上市公司的,债转股股权可以依法转让退出,转让时应遵守限售期等证券监管规定。债转股企业为非上市公司的,鼓励利用并购、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证券交易所上市等渠道实现转让退出。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下次我们再聊聊“刚性兑付”。
-END-
关于证通财富
证通财富是由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证通”)旗下全资公司上海云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湾”)推出的一站式财富管理社交平台。云湾是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持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牌照。证通是由国内72家主流证券业机构及相关行业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金融综合服务企业,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5.18亿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