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26:修的哪门子身

《中庸》26:修的哪门子身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1-26 14:18 被阅读0次

    《中庸》26:修的哪门子身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孔子继续说:“所谓仁,就是以人的方式亲爱人,以亲爱自己亲人为根本样本。所谓义,就是就是以敬为尺度使关系恰当,以尊敬贤人为根本参照。亲爱人有亲疏之别,尊敬人有高下之别。礼仪便是为着区别亲疏、高下而建构起的带有共识特质的秩序。处在下位者如果不能得到处于上位者的信赖与支持,就不能赢得在下位者的支持与信从,也就无法治理好民众。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身;要修养自身,不能不奉事好亲人;要奉事好亲人,不能不了解人;要了解人,不能不了解天道。”

    《大学》强调“修身”,《中庸》也强调“修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君子不可以不修身”,那么,在孔子及其传人心中,君子到底修的是哪门子身?

    “修身”作为《大学》八条目之一,居于核心位置。向内推是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向外推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换言之,所修之身既是内修的外显,也是外用的根基。古人讲“内圣外王”,这个“内圣外王”全寄托在“修身”二字上了。

    即便一个人不向外求,不求平天下、治国的事业,总还有在家、齐家的需要。即便逃离现实世界出家隐居或做个大和尚,还有内修的科目在那里等着。修身是世人永远也绕不过去的必修课。

    林语堂先生在小说《风声鹤唳》中写道:“只有在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情况下,天使魔鬼混合的人类,才会完全失去羞耻心,被隐藏在心中的魔鬼完全控制住。要理解某些异常和犯罪心理,需要对大众和民族心理都有所了解,才能把事件弄个明白。”

    实际上,林语堂是在试图评价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军人。他们以比赛砍掉中国人头颅的数量为竞赛游戏,他们将婴儿抛向空中,然后用刺刀接住,并以此取乐。这些比野兽还不如的行为,在林语堂笔下被定义为“魔鬼”行径。如果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人类是天使和魔鬼混合的生命的话。有些教人修身的宗教是教人趋近天使的,那些完全没有修身意识的,极有可能成为日本军人那样的魔鬼。中庸的修身则是教人爱人,从而堂堂正正、欢欢喜喜做个人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修的哪门子身?不过是要爱人,要恰当的做个人,要欢欢喜喜、堂堂正正做个人而已。在这一思路基础上,鲁哀公作为鲁国国君,自有他的责任——建设一个繁荣、有秩序的邦国——教国人爱人,欢欢喜喜去做堂堂正正的人。

    孔子强调“仁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发挥“仁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26:修的哪门子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qs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