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再看《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这本书时,看到一句很打动我的话:
只跟别人学,只跟自己比。
生活中可以攀比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比比谁的月收入更高,谁家买了新房子,比比谁的儿媳妇更顾家,比孩子的成绩和行为举止;
而放在写作方面,比如攀比每天写的文章数量,过稿的数量,是否发布书,签约平台等;
这样的攀比除了让自己痛恨对手的强大,不断由于表面的成绩好看而拼搏之外有什么用呢、
相反,如果我们能常常留意到别人的优点而加以学习,将海纳百川,说不定就在不经意间超越了对手。
我们可以跟他人学习什么呢、
最常见的是在学校和知识付费的平台跟老师们学习知识,这是第一种跟他人学习到的东西,算是干货行的。
其次跟同事或朋友学习,比如同事口才更好,我们就留意日常中他是怎么表达的;
比如朋友擅长做甜点,可以跟她学习简单或简易版的某些自己想吃的小甜点;
还能学习什么呢、
比如像同年龄段或热爱同一种兴趣的友友学习;
在我上班的地方,实习生们下班后会去其他地方听课,这是利用课余时间增长专业知识。
我们可以学到的是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度,他们有上进心,有活力去吸纳更多的知识。
而像同一性趣的友友就能学习更多了;
比如在简书里,有的人描写人物特别精致和栩栩如生,我们就读着他们的文章研究人物是怎么塑造出来的,作者花了什么心思在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外贸等方面;
当我们学习后,使用心的感悟去塑造人物就能与以前自己写的人物进行对比,这就是与自己比;
初中时我也写过小说,道现在还留着当时的稿子,现在的我看见当时的杰作就想把它删掉,太过看不顺眼;
当时还不懂换行,断句,分段,一行的文字挤得满满当当,看起来就喘不过气;
如果我一味地跟别人对比,我就会受到更大的打击,认为自己一直停步不前;
事实是,我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而别人本来就走在了我前面,所以要对比也要用某一段时间的作品来作为目标对比。
我们可以与别人比较,但比较需要划定范围,就如小学生与大学生比赛数学,那 输赢就没有可比性,而将大学生小时候的成绩与现在的小学生进行比较才能对比出真正的结果。
谦虚的像他人学习总能收获到很多无形中的知识,而攀比并不能让我们收获到这些,攀比会故步自封,认为自己足够厉害,所以无需继续潜心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