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穷苦人刘姥姥给了王夫人高度的赞扬:
他们家的二小姐(王夫人)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在刘姥姥的描述中,王夫人是个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的善心人士。可她这人设在随后的表现中全部崩塌,真应了那句话: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那么表里不一的王夫人为什么要经营这么一个人设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要知道王家是武将出身,他家女儿有个共同的特征:文化水平低。这是环境和观念造就的,也是王家起步晚造成的。
王家培养女儿的方式与贾府截然不同,贾府实际上是看重文化底蕴的,不然的话不会把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嫁给高考第三名:探花林如海。
而且就王夫人自己的回忆,贾敏未出嫁前排场很大,奴婢众多,金尊玉贵,用王夫人自己的描述那才是公府小姐的作派。
很明显王夫人面对这样的小姑子是又羡慕又嫉妒的,到了下一辈贾府的众小姐们虽然排场远没有贾敏大,但也是配置齐备,而且从贾府小姐们身边Y环的名字,以及刘姥姥参观大观园时所见所闻,就能看出这些小姐们都有自己专精的技艺。比如惜春的Y环叫入画,影射着惜春擅长画艺;探春的Y环们叫侍书,翠墨,影射着探春精于书法;就连人称“二木头”的贾迎春也有擅长的才艺,虽然《红楼梦》全书通篇没提到她擅长干啥,但从她的大Y环叫司棋,就可以窥知一二。
可王夫人这样上不如贾敏,下不如小辈的女子是凭什么胜出,最终嫁入贾府的呢?就是这个人设:“怜贫恤老,斋僧敬道,舍米舍钱”。虽说古代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浑话,但实际上这不过就是胡弄人的瞎话,说白了一是禁锢女性的思想,二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祟,但在当时的上流社会,贵族圈里还是更推崇那种美且慧,且有才名的女子,不然的话贾元春何以因才入宫作女史,宝钗为了竞争公主,郡主的伴读也学了不少琴棋书画。
可偏偏王家真的就是按白丁方式培养女孩的,像王熙凤那样看得懂账本就足够,可当王家地位上升,发现这种培养方式不适合主流需求时,也有自己的妙招:才学不够,品行来凑,所以才貌平庸的王夫人才会苦心经营这种慈悲,善良的人设以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可人设终究只是人设,王夫人内心对有文化,有品味,会打扮的女子是格外仇恨的,所以她讨厌小姑子贾敏进而讨厌黛玉,对于国子监出身的大儿媳李纨也不待见,几乎没啥交集,甚至对孙子贾兰身边的奶娘打扮得出挑也看不顺眼,要快快打发走,更是对美貌的晴雯,芳官等实行了“团灭”。
可能这也是宝钗明明才貌双全却刻意表现得清心寡欲的原因,房子收拾得跟“雪洞子”一样,小姑娘芳华正好却连朵珠花都不带,美其名曰不爱花儿,粉儿的,她为了迎合王夫人的审美,当上王夫人的儿媳妇可真是煞费苦心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