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透过《神秘巨星》,看家庭教育

透过《神秘巨星》,看家庭教育

作者: 逃家小兔Emiliy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11:58 被阅读71次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随着阿米尔汗的新作《神秘巨星》的风靡,这部电影又毫无疑问的得到了9.3分的好评,他的电影总是会触动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曾经看过一篇专门研究中国励志电影和印度励志电影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印度的电影那么感人,原因之一是真实,真实的展现现实的人,没有美化、神化主角,中国式的励志电视剧和电影中,主角几乎是完美的,没有太多缺点,而且会一路受到上天的眷顾。印度电影中的主角设定是多元化的,人物性格是丰满的,主角也有让人讨厌的一面,善良的人也有凶残的一面,坏人也有人性的一点。这种真实性,让人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同感。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抛开女主角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服“命运”的态度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正面形象,来剖析一下家暴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

    电影中,有几幕可以看到女主角尹希娅情绪过激的画面,在尹希娅爸爸因为要带着妈妈去参加婚宴,发现妻子卖了唯一的金项链,给女儿买了一台电脑,开始对妻子产生家暴,尹希娅为了阻止这场家暴,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把电脑从楼上扔了下去,摔的粉碎;在找不到办法时,她会跑到天台砸墙摔东西,当找不到可以联系外界的电话时,摔书包,扔书包,发泄愤怒的情绪;还用粗暴的方式对待男孩子的讨好。

    从这些细节上,我看到了电影的真实性,它真实的反应了一个在家暴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原本的样子,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很有感触,让人觉得害怕的一部公益广告,广告里有几对父子或者母女,母子,男人谩骂妻子,孩子也对母亲说同样的话,男人一边走路一边抽烟,孩子也是这样,母亲半夜喝醉扶着墙边呕吐,女儿做出跟妈妈一样的行为,这种孩子高度精确模仿家长的行为让我们感到震惊,一方面感叹孩子的强模仿能力,另一方面又感觉后背发凉,不由自主的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这部电影中,尹希娅在愤怒时,采取的是跟父亲一样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是,父亲打骂的对象是母亲,孩子打的对象是物品,语言暴力对待的人是同学,她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因为没有学习的对象,没有疏导情绪的方法。

    记得曾经带过的一个孩子,男孩子长得特别可爱,上小学五年级,不过因为情绪问题被学习老师定义为“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在我跟他接触时,没有看到他身上暴力的一面,我看到的是他对年纪比他小的孩子的关爱和耐心。后来因为学习的事情,发现他在学校对待同学有一些语言暴力,和行为上的不注意,愤怒时不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跟他父母不断的接触中发现,原来孩子身上展现了父亲和母亲的不同样子,母亲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女人,在他犯错时,母亲采取的方式是耐心的教导,跟孩子讲事实摆道理,父亲相对会急躁一些,孩子犯错时,通常是用“打”或者“严厉批评”的方式解决,这就造成孩子在面对不同问题时,出现不同的表现方式,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

    上一篇文章中说到家庭遗传,不断循环的话题,其实根源就在于,孩子所有的习性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最早都是来自父母的,有的家长也许会说,我从小就不断教导孩子要待人礼貌,诚实守信,为什么孩子没有按照我说的做,那么,我想反问家长:请问,您有反思您的行为么?展现在孩子面前的行为。是否您说的和做的不一致?孩子对家长是永远的忠诚,他会非常忠诚的学习您的行为,而非语言。

    此刻我们要引出的一个话题就是“言传身教”,在这句话中哪个更重要?

    “言教不如身教”

    如果能言行合一最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泰国的公益广告,也许你会明白什么是“身教”。


    一个凤梨的故事

    在这部广告里,母亲有用语言告诉孩子切凤梨应该先切掉头部,再切掉尾部,然后一刀一刀的切掉皮么?孩子怎么学会切凤梨的,又怎么学会买凤梨雪糕的,这些都是怎么学习到的?是观察母亲怎么做的,身边人怎么做的。通过这种身教的方式,让孩子真的学会如何做,同时也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别人如何做成功,通过思考寻找解决方法。

    由此可见,作为家长我们更多应该深思的是,在教育中,我们是说的多,还是做的多,是言教为主,还是身教为主?曾经负责给老师培训《生活教育》课程,其中考核老师最量化的一条是:在这节课中,你是语言多还是行为展示的多?是话多还是做的多?如果一位老师在这节课中,说话超过了一半时间,这节课就是不过关的,需要重新练课。

    教育没有捷径,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不是所谓统一的成功标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被区别对待,按照孩子原本成长的样貌给予合适的教育,有的家长也许会说,我们也知道应该这样,可是现在的社会根本就没有条件,也不可能关照到每一个孩子,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按照各自的速度成长。是的,这是目前这个社会是无法给予的,可是我想问,孩子是谁的?在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他们,答案肯定是我们,如果连我们都无法给予孩子,连我们都没有办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那这份希望,我们还要寄托在谁身上?

    “静待花开”被我们视为一种理想境界,一种佛系生活,这种生活每个人都很憧憬,但是,做不到。现在急躁的社会,不断逼迫着每个人加快脚步,少了一份从容和宁静,这种情况下,对父母的要求显得更加的高,尤其是对父母心理压力的考验难度更大,需要在抵制外界发展速度的同时,抵御“别人家孩子”的诱惑,专注的看待自己的孩子,这份简单,现在似乎变成了一种“不可能”,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出现,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说辞涌现,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观点引导,尤其是信息如此畅通的现在,哪些才是对的,哪些才是准确的,哪些才是需要的,这样的社会需要我们更多的判断力和定力。

    升为父母,除了享受“这个世界上终于有一个人是完完全全属于我”的这份喜悦外,我们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应该如何陪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教孩子如何成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跟孩子是一样的,都是初次为人父母,而他们也是初次为人子女,世界上没有一所学校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做父母,应该如何做子女,都需要在不断的成长中不断的学习。

    曾有一个想法,办一所父母大学,教父母如何为人父母,后来这种想法被自己给否定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办法把方法统一的交给父母,这不是批量生产的工厂,不是一个模型做好,其他流水线式的生产,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灵魂,我们要做的是尊重生命,尊重它原本的样子。也许很多家长觉得做父母很难,是很难,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两句话就可以:

    无条件的爱孩子,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做什么样的人,

    做父母其实也是演员,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演成你想让他成为的样子。就像广告里的妈妈一样,虽说不识字,文化水平低,但是她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教育孩子,用行为告诉孩子怎么做。

    在孩子面前示弱,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不要显示你处处都有能力,可以处理所有的问题,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事情全部都完成了,不过孩子却什么都不会。就像“做70分的家长”观点一样,不过100分的家长,只做70分的家长。剩下的30分给孩子,这样的一百分才是彼此的成长。

    孩子的到来,也是为了让我们更为更好的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感恩孩子,是他们让我们变得更加圆满。

    跟孩子一起成长,做70分的家长,身教重于言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透过《神秘巨星》,看家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xx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