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清江苗寨的两个自然寨坐落在一条峡谷的东西两岸,自南朝北的丹寨南皋河从峡谷蜿蜒而过,形成了幽静的天然环境,坐拥一方“桃花源”圣地。
2020年12月18日,笔者巧然来到清江苗寨,真没想到峡谷之中居然坐落着一个宁静美丽的苗寨,让之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早该与清江苗寨进行一次高雅的对话。
车辆穿过G62余安高速公路南皋河大桥脚,顺着湛蓝湛蓝的河流右岸悠悠而行,峡谷显得越来越窄,只见左岸山脉蓦然回首,右岸山脉与之交错,似乎两岸山脉锁住了河流出口。正在此时,车辆穿梭过一坡密林,突然从绿荫树林中冒出几幢青瓦房屋,路边立有“清江村”牌子,方知已经进入人烟稠密之处。一户人家围墙朝门上方柚树青黧,挂满了橙黄色的柚子果,没有人奢望、没有人采摘,让其寒风冬雪反复浸凌,只当风景果树而已,可能是柚子果太酸吧,但作为一道风景是没说的!古人云:“家兴树成荫,族望人满屋”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冬天里,落叶木落叶纷纷;寒风中,常青木绿叶葱葱。此时,枫香树叶正由火红向棕色演变,树枝枯叶凋零,地上坠叶轻碎;杨梅树叶却绿意未尽,叶子绿得油亮,倘若是五六月份光临清江,定当是“杨梅如火炭,甜梅乌如云”。说到冬天里的树叶翠绿如滴,恐怕要算是寨子中间的金丝楠木了。此时,林荫小道上有一打扫卫生的苗家汉田井仕,彼此间便搭讪起来,我说的苗活属清水江以北支系,与清水江南岸苗话支系有很多相通之处,有道是“天下苗家人是一家”,交谈十分友好亲切。从谈话中得知,隔河两寨二百来户苗家,99%都是田姓,有几家李姓是来投奔亲戚而安居清江,但是均为苗家人。清江有人居住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千里清水江之名是不是借用清江之意,如今没有详实考证,不过清水江并非浪得虚名,何况清江门前的河水至今清澈见底呢!因为南皋河北流数里便是滔滔不绝的清水江。2010年,在清水江流域的江东溪口首次发掘商周时期的遗存,出土文物以陶片和石器为主,另有少量铜器,其年代主体可能处在两周之际。2020年6月中旬,在清水江江东上游数百里的镰刀湾发现一万多平方米的商周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片、石器……目前正在进行保存性发掘。由此可见,清江苗寨的人类活动历史至少要向更遥远的时段推进。看来,清江苗寨于2018年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是实至名归的。
在绿树如云的树林里穿梭,于脆叶声声的枫树下漫步,立足观景台,俯视清江苗寨:两个苗寨分布于两岸,滂水而居,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清一色的青黛瓦房,板栗色的屋壁,青石板小路,宏伟而规范的石坎,还有那大大小小的金丝楠、举木树、柿花树、杨梅树、枫香树……苍劲的金丝楠依然傲立于寒冬,翠绿流光。金丝楠棕乳色的皮肤,树干扶摇而上,耸入天际。笔者大略数了一下,两个成人合围粗的金丝楠就有三十余株。举木树虽少,但却鹤立鸡群,可与云朵握手、与日月细语。在一家刚刚修建的木房边,红黄红黄的柿子果起舞房角、弄姿屋檐,宛如赤球戏弄苍穹。
清清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对岸的田里传来阵阵鹅鸣,一群鸭子在河水随波逐流,一座风雨桥横跨两岸,连接着东西两寨。河西岸的寨子从河边顺山而上,直抵半山腰的青山下。西寨北去半里许,一股白烟袅袅上升,在空中“轻歌曼舞”,成为装饰苗寨的一点风景。其实,那是炭窑在冒烟。冬天来了,屋里要用火取暖做饭,就要把树木通过窑子燃烧,除去青烟、化为木炭,这样烤火、吃火锅就干净多了,房屋也不会被熏黑。烧炭比较讲究技术,也要选择木料。首先在斜坡地方挖制一个圆圆的炭窑,前面开个烧火洞口,尾部留一个刀把大的烟囱。将一节节木柴立放窑内,红青杠树最好,出窑的钢炭抵烧、火力强劲,其次就是白青杠树。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不论红青杠树或白青杠树,树木不能太老,树老了木炭火力欠佳,也就是没有钢炭的“钢”声。窑子里要留出火沟火路,用木柴枝丫等架拱起来,然后以泥土覆盖填紧,切莫让其漏风漏烟,火烟只能统统由烟囱冒出。等到窑里木柴燃烧起来,冒出浓浓白烟时,说明木柴正在燃烧;当白烟渐渐散去,说明木柴快要接近燃透,要立即封闭火口,烟囱口也只留一小点,慢慢实行全封闭。等到火息炭冷,便是大功告成。若封闭早了,木炭就会有烟头;若封闭晚了,木炭就会烧化。烧炭技术发明于何时,现在难以考证,但是当读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时,实在颇有感受,因为我曾当过“烧炭翁”。
在北面的“清江”石旁,遥望弯弯河水的东西两寨,坐落在蓝天白云下,是如此静谧、悠然、惬意,但是在山青水绿、草木葱郁的季节,清江苗寨将举办隆重的“翻鼓节”,届时将会木鼓声声、苗歌悠扬、游人如潮,古朴的祭祀仪式、拦门酒、民俗生活体验、民族文化展演、跳木鼓舞、万人游方、苗族苗歌大赛……
返程中,笔者在默想,应该在清江苗寨多待一会,去感受一下清江纯朴的苗族风情。不过,好在已经与田井仕互相留存了手机号,届时联系他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