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List常用属性和方法
1.sections:数据源
2.ItemSeparatorComponent:行与行之间的分隔线组件。不会出现在第一行之前和最后一行之后
3.SectionSeparatorComponent:每个section之间的分隔组件
4.ListEmptyComponent:列表为空时渲染该组件。可以是React Component, 也可以是一个render函数, 或者渲染好的element。
5.ListFooterComponent:尾部组件
6.ListHeaderComponent:头部组件
7.getItemLayout:是一个可选的优化,用于避免动态测量内容尺寸的开销,不过前提是你可以提前知道内容的高度。如果你的行高是固定的,getItemLayout用起来就既高效又简单,类似下面这样:
getItemLayout={(data, index) => ( {length: 行高, offset: 行高 * index, index} )}
注意如果你指定了SeparatorComponent,请把分隔线的尺寸也考虑到offset的计算之中。
8.initialNumToRender:指定一开始渲染的元素数量,最好刚刚够填满一个屏幕,这样保证了用最短的时间给用户呈现可见的内容。注意这第一批次渲染的元素不会在滑动过程中被卸载,这样是为了保证用户执行返回顶部的操作时,不需要重新渲染首批元素。
9.keyExtractor:此函数用于为给定的item生成一个不重复的key。Key的作用是使React能够区分同类元素的不同个体,以便在刷新时能够确定其变化的位置,减少重新渲染的开销。若不指定此函数,则默认抽取item.key作为key值。若item.key也不存在,则使用数组下标。
10.legacyImplementation:设置为true则使用旧的ListView的实现
11.onEndReached:当列表被滚动到距离内容最底部不足onEndReachedThreshold的距离时调用
12.onEndReachedThreshold:决定当距离内容最底部还有多远时触发onEndReached回调。注意此参数是一个比值而非像素单位。比如,0.5表示距离内容最底部的距离为当前列表可见长度的一半时触发
13.onRefresh:如果设置了此选项,则会在列表头部添加一个标准的RefreshControl控件,以便实现“下拉刷新”的功能。同时你需要正确设置refreshing属性
14:onViewableItemsChanged:在可见行元素变化时调用。可见范围和变化频率等参数的配置请设置viewabilityconfig属性
15.refreshing:在等待加载新数据时将此属性设为true,列表就会显示出一个正在加载的符号
16.renderItem:根据行数据data渲染每一行的组件
18.scrollToLocation:将可视区内位于特定sectionIndex 或 itemIndex (section内)位置的列表项,滚动到可视区的制定位置。比如说,viewPosition 为0时将这个列表项滚动到可视区顶部 (可能会被顶部粘接的header覆盖), 为1时将它滚动到可视区底部, 为0.5时将它滚动到可视区中央。viewOffset是一个以像素为单位,到最终位置偏移距离的固定值,比如为了弥补粘接的header所占据的空间
注意: 如果没有设置getItemLayout,就不能滚动到位于外部渲染区的位置。
19.recordInteraction:主动通知列表发生了一个事件,以使列表重新计算可视区域。比如说当waitForInteractions 为 true 并且用户没有滚动列表时,就可以调用这个方法。不过一般来说,当用户点击了一个列表项,或发生了一个导航动作时,我们就可以调用这个方法。
20.flashScrollIndicators:短暂地显示滚动指示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