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评论区下面有很多人都说倪妮饰演的“喵喵”对爱情近乎病态的执着就像是对自己的声讨。
喵喵偷偷查看男友(冯绍峰饰)的银行卡、电话、短信、电脑; 跟踪、监控他的一举一动……男友在她面前俨然一个透明人毫无隐私可言。
男友被她的控制欲折磨得近乎疯狂,想要结束这段感情时,喵喵便用跳楼、自残的方式威胁,男友便一次次的安抚、忍让、原谅,但这并没有让喵喵反省自己,她变本加厉的控制最终让男友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
若用控制的方式让爱情持久,爱情就越发短暂到无法挽留。
在爱情里,很多人觉得他(她)在自己心里的位置越重要,就越抱有强烈的幻想,希望对方以自己希冀的方式回应,照着她(他)的想法做,如果对方不仅给予回报,还用的是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就会觉得,对方是真爱自己,反之亦然。
通常这种幻想越强烈,就越会将它付诸实现,日久天长就演化成为一种控制。
芮是我的好友,说她刚开始的一段新恋情让她苦恼。两天前的早上,芮打电话给男友,男友直接挂断了,她觉得男友无法理喻。后来男友解释说当时正在开会,会议很重要,并向她道歉,芮依然不能释怀。
芮认为男友应该在挂断电话的第一时间用微信说明挂断电话的理由,而男友则认为工作忙时这么做没有必要。她觉得男友不按照她说的做根本就是不在乎她。
其实芮是在指使男友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待她,看似只是在一件小事情上要求男友,不如说她只是从小事开始控制男友的处事方式,如果第一次控制成功了,那么,以后这种控制就会变本加厉。
像芮这样的女孩,恋情刚刚开始就这么急吼吼得想要掌控对方的行踪,不知道他们的恋情还会走多远。
在亲密关系中,这种控制无处不在。
胡因梦讲述她和李敖热恋时,认为他是天底下最会照顾女人的男人。每天早上一醒来,她的床头都会放着她爱吃的早餐和一份她必看的报纸。
后来,她才明白,李敖这样做有一个前提——一切事物在他的掌控中。
所谓一切事物在他掌控中,即他感觉自己绝对行,随时随地会向对方展示“我可以为你做一切”,此时,他的控制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果不其然,李敖对胡因梦的生活习惯介入由一顿早餐开始延伸至说话、办事、人际交往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的潜意识藏着一个假定的条件——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不仅会收回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还会使出各种手段,以惩罚不听话的你。
多数人都执着在自己的逻辑上,会自动认为,越控制,就越能抓紧对方,让对方忠诚于自己,真相适得其反。
就像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男主最终决绝地离开女友一样,胡因梦最终和李敖分道扬镳。
而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是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对方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不是为了迎合另一半违心地改变自己。
刘若英在30岁之前很想结婚,但是过了35岁时她已经习惯一个人生活。
和老公结婚后,她依然喜欢独处。老公非常尊重她的生活习惯,不但不过多介入她的私生活,还支持她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因此,婚后的刘若英唱歌、演戏、写作,样样也没有耽误。
同时,刘若英也会给老公留出很大的私人空间——不因自己是准太太就事无巨细掌控他的生活:不会一天好几个电话问他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也不会像个小女孩一样、总要他陪着,凡事依赖他。
刘若英婚姻的保鲜秘籍就是双方做自己的同时也让对方做自己,婚前的某些生活习惯、方式,婚后依然可以保持不变,甚至在他们有了宝宝后,刘若英还会因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选择暂时“逃离”。
这样能让彼此自由呼吸的亲密关系注定会走得健康又长远。
善于控制另一半的人其实更渴望亲密关系,他们渴望被爱,被关注,被照顾,只是多数时候他们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控制行为。因此怎样与他们相处,也是作为另一半需要不断反思并时常保持觉察的。
若在亲密关系中有一方是控制欲望非常强烈的人,那么另一方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在亲密关系的建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健康的亲密关系中,双方都应该有自己的不同的朋友圈,有各种正能量的信息、正确观点的来源,不会过度依赖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不会轻易以对方的意志为转移,并会在对方摆出控制手段的时候,坚定地对控制说“NO”,强调自己的为人处世与生活习惯和他(她)的一样坚不可摧。
当然,爱情就像品尝巧克力,只有品尝过,才会知道他(她)是不是更适合你,如果和一个控制型人格的在一起让你委屈、难受、甚至崩溃、想逃离……并且你已经做过很多次的尝试去改变,依然无果。
那么,就大胆地对这段关系 say goodbye!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