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工作中快乐吗,还是老想着早下班、多休假就会快乐?你是否想着先硬着头皮干工作,等薪酬高了、职位升了或干脆寄希望于换个工作、换个岗位,你就会快乐?
对于大多数人来,工作占去了每天三分之一的黄金时间,工作中是否快乐、是否能体验到活在当下的感受,对于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获得快乐竞争力呢?其关键是要践行积极心理学。

一、 积极情绪让我们更快乐
据研究让我们生机勃勃的积极情绪包括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等10种形式。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外部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安排及时间节点,但是我们能够控制和调节面对工作时的情绪状态。敬业专注、喜悦热爱、自我激励等积极情绪能够让我们更加坚韧地应对工作压力,迎接工作挑战。
二、 积极心态让我们更快乐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积极情绪并非凭空产生,它来源于面对现实、活在当下的积极心态。消极心态常常使我们面对繁重工作任务、较大工作压力时变得犹豫、退缩、被动和保守,使我们自我感觉缺乏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能力,由此衍生出焦虑、痛苦、无助等消极情绪。
积极心态则正好相反,它来源于对自我能力和个人价值的自信和确认。它鼓励和督促我们尽量发现和洞察自身优势及外部环境和事件的光明面,即对我们有利的一面。消极心态使我们只看到工作压力和艰难任务。
三、 积极思维让我们更快乐
如果说积极情绪来源于积极心态,那么积极心态则产生自积极思维。积极心态能够使我们以更加快乐、感恩和乐观的视角看待环境、事件和他人。
积极思维的核心在于保持内控点。外部环境和事件千变万化,但我们任何时候都能够选择面对预期或非预期变化时的理念和思想状态,即拥有内心控制的能力。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所说,以我们自己为圆心,以我们能够真正控制的事情为半径画个圈,圈内即是我们的内控圈或影响圈。
拥有内控感的人更加相信自己工作的价值,相信自己就是工作绩效和个人愿景的掌握者和创造者,因此更加会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付出心血。而正如科学表明的那样,当我们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取得更多成就时,我们就真的会取得更多成就!
四、 积极行动让我们更快乐
知道凡事要保持积极心态与真正做到完全是两回事。再好的积极理念都不会自动转化为积极行动,除非我们“逼迫”自己养成积极行动的良好习惯。
比如每天记录“三件好事”,训练自己多关注生活与工作中的积极面与正能量;比如把“任何时候都有工作改进的可能”的内控感融入日常工作;比如主动专注投入工作,体验工作中的忘我心流,由此不断激发我们自动自发的工作热情 ,长期坚持就会在脑中形成积极心态、积极思考与行动的习惯回路,从而自然而然变成良好习惯。
把积极行动贯穿于日常工作、生活,在收获丰硕工作成果的同时,也会使我们充分体验到自信、快乐、喜悦、感恩、乐观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心态,正所谓“越努力、越幸福,越幸福、越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