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曲悲壮的《垓下歌》,演绎了一位霸王的似水柔情。霸王别姬也成了人们传唱不绝的文学题材,人们为他们的爱情所感动。项羽,一位狂傲不羁的霸王,他的光彩绽放于战场。
武将世家
项羽,楚国人,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他家几代人为楚国的将领,在楚国是一个世家。姓芈,但因为家族被封在了项地,所以是项氏。项氏最有名的就是项燕和项羽,爷孙两都是勇猛的武将。
秦王嬴政在攻下韩、赵、魏等中原国家以后,就把矛头直指南方的大国楚国。秦国对楚国垂涎已久,可是楚国势力非常强大,那时候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但秦国统一的步伐不可阻挡,两国交战终究还是到来了。项燕,这员猛将,保护了楚国,拖延了楚国灭亡的时间。
公元前224年,秦王派大将王翦带领秦国的全部兵力60万人去灭楚。王翦采取持久战,每天就吃喝玩乐,让士兵唱唱歌玩玩游戏,坚持不与项燕进行正面对战。这场面持续一年,项燕放松警惕带领部队往回撤的时候,王翦率部队从后袭击,大破楚军,楚国丢失了大片领土,差不多快要灭亡了。
此时,我们的项羽8岁,出生在这样的一个武将世家,有着这样显赫的生世,自然出生就是带着傲气的。
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项渠,就是项羽的父亲,不过英年早逝,在史书上看不到关于他的任何文字。二儿子项梁,任楚国武信君,在定陶之战被章邯杀掉了。三儿子项伯,任楚国的左尹,后来投降刘邦,赐刘姓,被封为射阳侯。项燕还有一个孙子,项猷,是项伯的儿子,后面也投降了刘邦,赐刘姓,改为刘猷。
项羽的父亲早逝,应该是更得爷爷的宠爱,从小养成了骄傲的性格。他的爷爷项燕兵败自杀,项羽也选择了相同的结局。他们同样的傲气傲骨,撑起了不屈的项氏尊严。
少年志气高
项羽少年的时候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特别是他的学习。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就放弃了,又去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羽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才能抵挡的本领。”于是项梁就传授他项羽军事学知识。项羽非常高兴,大致了解了兵法的意思,又不愿意学了。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项羽就是一个学习兴趣广泛的人,泛泛而学,什么都学一点。说他学的不精,我看未必。你看后面的战争中,他的表现就说明了一切。他骄傲的只想学习最好的东西。
项羽这个人,调皮,学习了剑术以后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是有这样的描述,说项羽力能扛鼎,吴中的子弟都害怕他。他应该从小就是个霸王的角色,仗着家世武力值让人又爱又恨。
秦始皇灭掉 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为了宣扬威德,进一步巩固统治,经常出巡全国各地。有一次,秦始皇南巡会稽,当他的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经过南江时,少年项梁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中。这时候项羽忽然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吓得项梁赶紧告诫他不要乱说话。从这之后,他的叔叔项梁就对这个“口无遮拦”的侄子另眼相待。
战场扬名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的九月,项羽杀掉了会稽郡守殷通,提着郡守头,身上挂着郡守的官印,在吴中一连杀了一百多人,项氏叔侄掌握了吴中的大权。收集吴郡兵马八千人,在吴中开始起义了。这八千人就是后来项羽的精锐部队,随他征战天下。
陈婴主动归属项梁后,黥布蒲将军也率部队归属项梁。此时项梁已经有了六七万人的大部队,是只实力雄厚的队伍。项梁自东阿出发西进已两次打败了秦军,因此更加轻视秦军。结果就是项梁战死沙场。叔父死后,项羽被封为次将,带领部队前去援救赵国。部队抵达安阳,宋义下命令,停留了四十六天不前进。结果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
他斩杀了卿子冠军宋义,破釜沉舟,果断将军队带过漳河,抵达前线。刚抵达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多次交战。阻断了秦军所筑的甬道,大败秦军,杀死苏角,俘虏了王离。这时,前来援救的诸侯,没有一个敢发兵,都只是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以一当十,英勇无比。这士气让他们无比胆寒。在打败秦军以后,诸侯将领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害怕到了这种程度。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属于他的时代刚刚才到来。(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