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在蟠桃会之后被贬下界的,所以研究蟠桃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知道蟠桃会召开的时间,就能确定猪八戒和沙僧被贬的时间。
在西游记中,蟠桃会又称增寿节。神仙并不是长生不死,只是活得比凡人长一点,他们每年(人间是三百六十五年)需要靠吃蟠桃来延长寿命。
王母娘娘召开蟠桃会的准确时间不详,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蟠桃会是每年召开一次,这是玉帝说的。原文第6回如下:
菩萨引众同入里面,与玉帝礼毕,又与老君、王母相见,各坐下。便问:“蟠桃盛会如何?”玉帝道:“每年请会,喜喜欢欢,今年被妖猴作乱,甚是虚邀也。”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时,土地对前来摘蟠桃的七仙女也说过类似的话,原著第5回如下:
土地道:“仙娥且住。今岁不比往年了,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在天上,蟠桃会每年都会召开。天上的一年,相当于人间的三百六十五年。
最近一次的蟠桃会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呢?我们以唐僧师徒到达流沙河的时间为准,这一年是贞观15年。在去年,也就是贞观14年,孙悟空大战黄风怪时,黄风怪吹出的宇宙级狂风,其中提到“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此时王母娘娘已经召开蟠桃会了,这一年是公元641年。
按照每年举行一次蟠桃会来算,第二次蟠桃会应该是在三百六十五年前。
而有记录的第一次蟠桃会,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后来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此时王莽篡汉,时间是公元8年,距离最近这次蟠桃会的时间是六百三十三年。
加上孙悟空在天上被老君用真火锻烧了四十九天,七仙女被困在了七天,还有抓捕孙悟空,以及对孙悟空行刑的时间。第一次的蟠桃会,距离最近的这次蟠桃会差不多过去了七百年左右。
按照以上分析,蟠桃会一共举行了三次:第一次是在七百三十年前,第二次是在三百六十五年前,第三次是在一年之前。
现在可以推测出孙悟空出生的大致时间,第一次蟠桃大会之前孙悟空在天上呆了半年,人间是一百八十年左右,之前活了三百四十二岁,倒推孙悟空出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六百二十年。孙悟空出生在东周时期,比孔子早了六十年。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被邀请。孙悟空向七仙女打听消息,自己是否被邀请参加蟠桃会,七仙女告诉孙悟空“没有听说”。
但是七仙女又告诉孙悟空所有的神仙都会被邀请参加,实际上玉帝根本就没有邀请孙悟空。原文第6回,如下:
玉帝对观音说道:“……封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有官无禄。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他又不遵法律,将老树大桃,尽行偷吃。及至设会,他乃无禄人员,不曾请他 ……”
玉帝了解孙悟空的性格,这种做法肯定会激怒孙悟空。对孙悟空来说,大闹蟠桃会是迟早的事情,不管他是否偷吃了蟠桃。
猪八戒被贬下界时是哪一年呢?应该是在第二次蟠桃会上。因为第一次蟠桃会没有正常举行,猪八戒参与了对孙悟空的平叛行动,只不过是做后勤工作。而第三次时,猪八戒已经下界了。
和猪八戒同样的道理,沙僧应该也是在第二次蟠桃会时被贬下界的。
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僧互相不认识,是因为他们虽然都在天庭,但是没有机会见面。更何况猪八戒和沙僧面貌全部变了:沙僧从一个帅小伙变成一个恐怖的流沙精;猪八戒则从天蓬元帅变成了猪头人身,还是一只黑毛长嘴的野猪。
根据原文内容分析,我们可以推测第二次蟠桃会发生的事情:
大约在三百六十五年前,王母娘娘第二次召开了蟠桃会。由于孙悟空之前偷摘了蟠桃,数量不够,王母娘娘和玉帝便安排卷帘大将捣成汁给大家喝。卷帘大将不小心打碎了装有蟠桃汁的玻璃盏,天神吓得魂飞魄散。
卷帘大将因此被贬下凡,在流沙河为妖。由于蟠桃汁不够分配,王母娘娘做出了表率,将自己的干女儿七仙女送回人间。
天蓬元帅在这次蟠桃会上,喝醉酒调戏广寒宫的嫦娥仙子,被贬下凡,错投了猪胎,成了猪八戒。
七仙女重新投胎变回了本相,就是七个蜘蛛精。蜘蛛精经过三百多年的修炼,得到原来的人体,她们重新回到濯垢泉。蜘蛛精每天洗浴三次,以洗掉身上的妖气,准备重返天界。
王母娘娘已经做出了表率,同样需要做出表率的还有如来,因为如来已经和玉帝结盟。如来牺牲了金蝉子,金蝉子用九世轮回的肉体挽救了灵山诸佛。
金蝉子以“无心听佛讲”的名义被贬,投生于东土。他的前九世走过的历程和唐僧一样。唐僧到达流沙河时已经三十三岁,前九世的结局就是挂在沙僧脖子上的九颗骷髅。
按照平均年龄三十三岁推测:金蝉子是在三百三十年前被如来贬下凡间的。
唐僧在到达流沙河之前,蟠桃会刚刚召开,所以唐僧不需要再贡献肉体。如来因为金蝉子的巨大贡献,给唐僧预留了“旃檀功德佛”,表示金蝉子的功德无量。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被镇压后,如来拉开了取经计划的序幕。在第二次蟠桃会结束后,如来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大概在三百年前,如来宣布了他的取经计划和人选:取经人是金蝉子,辅助他的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当然如来的计划并没有获得佛教内部的全部支持。燃灯古佛表面上赞成,但是他并不看好这次的取经行动。毗蓝婆菩萨不愿与道教发生矛盾,便直接退隐了。观音属于温和派,她希望与道教合作而不是竞争。
观音在“四圣试禅心”中,找到道教圣母黎山老母,让她牵头考验唐僧。表明了观音当时的想法:尊重老君,不得罪道教。直到后来老君基本上不参与和如来的竞争,佛教内部才基本上统一了思想,他们纷纷站出来支持如来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