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稀里糊涂的把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看完了。
在看完《黄金时代》后绕有兴致的开启了《沉默的大多数》的阅读,在还没开始阅读这本书时,对王小波这个作者是迷恋的,很欣赏他在《黄金时代》里叙事的不遮遮挡挡,进而可以说是喜欢这个作家的人极其行文风格,当然,当你只是肤浅的了解一个人只看到他的率真和诚恳而喜欢他,只能算做迷恋。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杂文集,里面收录了他对于各种各样人和社会现象的看法。
如这本书封面所讲那样:“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着的,在这个喧嚣的话语圈里,真实的一切都是沉默着的,中国要有自由派,那就从吾辈开始吧。”于是王小波着手写了这本《沉默的大多数》。
开篇作者就讲了沉默在人群中的普遍性,不仅中国人,外国人也沉默。作者在沉默多年后不再沉默了,他不是不敢说话,而是业务话语的圈子,这个圈子在一个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可能会关心你的年代,显得尤为危险——话语的权利被限制,语言变得不真诚,懂道理的人因为环境沉默,不懂道理的人夸夸其谈,话语的力量不在其批判性,而在于声音与语调是否能唬住人,声色俱厉的话语又真的是对的?
或许重新使用话语权的作者深知蚍蜉撼树力量的可悲,他使用的是独属于他自己的黑色幽默,自由、直面的说出他的感受,插科打诨式的告诉我们要思考真知。
王小波的直率和黑色幽默在这本书的第一篇杂文,即《沉默的大多数》里可见一斑,在他写完一本书后,把书稿拿给别人看,别人说这书不好,不能去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后,小波感谢了他的金玉良言,随即表示,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中,我最想要提升的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但很诚实。
也只有王小波才会如此的真实吧,教育或许不是去堂而皇之的提升灵魂,他告诉我们的的是学会思考,不要等着被指导,思考过滤话语,思考出真知。
这本书里包含了王小波的大多数杂文,看得多了,我这个沉默者竟然开始觉得王小波就是一个愤青,他怎么这里也看不惯,那里也看不惯,这里引用在豆瓣上看到的一句评论:
就好像一个尖刻的老女人在扯裹脚布,眼见的都不顺眼。
但是我还是坚持读下去了!
在作者的时代,许多人有着这样的想法,只有王小波做着大家的精神骑士,咒骂着文化贫瘠,讴歌着自由和真知,冲锋杀敌。
王小波在《“有”与“无”》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个人认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有这样一种说法:人在年轻时,心气终是很高的,最后总是要向现实投降。(这里让我想起了黄金时代的“被锤”。)我刚刚过了四十四岁,在这个年龄给自己下结论似乎为时过早,但我总觉得,我这一身不会像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好一个我要一直战斗到死,这是说真话的人始终要面临的,大多数人害怕太“同”,一生碌碌无为,也害怕太“异”,被身边的人看成是特立独行的,于是每个人都不违矩,不做分外之事,不说不该说的话,久而习惯了沉默。
这里我想到了自己参加过的学校组织一个公益讲座,是冰心的女儿——吴青教授主讲的,因为是公益讲座具体的内容可以在自行百度。
附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PT-h5rKdbxf84VulX_uig
吴青老人七十多岁了,她说她最像她妈妈,到现在,她还是延续着她妈妈的观念,践行着用法治、平等和自由对对待这个世界。
在妈妈的教育下,她是敢于说实话的,在北京市人大会议主席团选举时,她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政府官员应该是被监督者,不可以做“人大代表”,就是不可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最后她投出了反对票,只有她投出了反对票,多么大胆。
在听这个讲座时,我也心里嘀咕,觉得这个可以有如此愤青的行为,当时自己浅薄,向一个说了真话的人抛去了一块砖头,现在也不深刻。
作为一个沉默大多数中的一员,看到可以说出自己心里话的人,先是心里爽得不得了,自己的观点终于有人替你表露了。但在自己的话语被越来越多的表露后,我们却有点痛恨这杀敌的骑士,这也是人的劣性吧,在安稳中的始终都害怕不安稳的到来,一句话被重复得多了,你就会去怀疑其真实性。
看完这本书算是更了解了王小波其人吧,对他可以说是欣赏,对真理和自由无比追崇,还要需要很大的勇气,才会那么睿智的用自己的幽默去咒骂语言霸权,文化贫瘠以及良心泯灭,这样的人太少,也太可贵。
我的思想不深刻,也让我认清这人性,作为沉默者,或福或祸,但也请不要忘记去思考那些不曾了解的东西,去尊重不相同的观点,不去鄙薄特立独行,缺少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魄力,至少要有甘为孺子牛的忍性和沉着而不是随波逐流。
共勉。
附吴青教授的演讲现场图
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欢迎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