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中学那会,家里换了新房子。是三间平房,坐落在呼兰县,一个叫康金镇的小镇上。院子足够大,院子前面是菜园,房子的地基很高,父亲在水泥地基上加了钢筋焊接的围栏,使院子和菜园分隔开来。左侧留一小门,小门也是钢筋焊接成的,有门栓可以锁起来。小门下面是菜园的东北角,这里是后来奥利的家。
粉刷围栏那一天,我和弟弟都帮了忙,拿起小刷子,给围栏漆上了银色外衣,阳光下亮闪闪的,煞是好看。刷油漆时,老爸提议家里应该养一条狗,我和弟弟都举手赞成。老妈嘴上说,“养那玩意儿干啥,埋了吧汰的”。还是禁不住我和弟弟软磨硬泡,于是从家住杨木的老姨家,抱回来一条小奶狗。这条小狗是一个“串儿”,是狼狗和土狗(也就是中华田园犬,近年来由于外来犬基因污染,纯种中华田园犬几乎绝技。农村虽有养殖的,却多多少少都有其它犬类的基因。现在更是被列入禁养名单,逐渐走向灭绝。)杂交的后代。弟弟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奥利。
奥利在我们家慢慢地长大,从一只小奶狗逐渐长成一只体格健壮的大狗。奥利从不挑食,不管是苞米糠做的狗食,还是剩菜剩饭它都能吃的干干净净。都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奥利还是个捕鼠能手,经常捉住菜园里流窜的老鼠。这时候就得想办法,让它放弃到嘴的鼠肉,怕老鼠把鼠疫传染给它,就得拿好吃的食物哄它。往往一根骨头或是一小块火腿肠,就能达到目的。
有一次奥利生病了,得了脑炎,可把我们急坏了,父亲外出务工,老妈、我和弟弟一起动手,把奥利牵到院子里,按住它,为它注射了药物。
我上高中那会,最开心的事就是牵着奥利大街小巷到处跑,这也为后来奥利走失埋下了祸根。
一年冬天,老爸从内蒙古务工回来,带回来一条内蒙古的流浪狗,它像是一条被弃养的牧羊犬,是一条母狗。后来,它和奥利谈起了恋爱,还生下一群狗宝宝。其中有一条白色小犬十分可爱,我给它取名叫做“豆豆”。可是不幸发生了,那年秋天特别的冷,有一晚寒潮来袭,一窝幼崽全都冻死了。
第二年暑假的一天中午,奥利跑了出去,再也没回来。奥利一直是拴着铁链饲养的,只有我在家时会牵它出去近处溜溜,所以远的地方它都没去过。那天忘记了关大门,我没有抓住铁链,奥利撒欢似的跑了出去,像我带它奔跑一样。伸着舌头飞跑,不一会就没了踪影,我和弟弟找遍小镇,都没看到它。后来猜测它可能是遇上狗贩子了,不然闻着气味,它应该能找到家。
后来我大学毕业,老妈卖了房子,我家搬到了市场附近的楼房。家里那只蒙古狗也只好送人了,从那以后家里再也没养过狗。对于奥利只有怀念,至今我的脑海里仍时常浮现,它温顺的让我抚摸它的头的画面,好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