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有多读点书才是切实有意义的

只有多读点书才是切实有意义的

作者: 不着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08:00 被阅读56次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讲,“其实我倒不强求别人来采取我的生活模式,既因为在他熟练地掌握这种方式之前,我自己可能已经过上了另一种生活,也因为我希望着世界上有尽可能多与众不同的人。但我盼望每个人都能非常清醒地去发现和追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模仿他的父亲、母亲或者邻居。”

从上月末到本月初,我集中接触到了一些关于“功利”的事情。从某个我非常喜欢的与手帐有相关性的组织群体宣传一种收费高昂又令人怀疑的阅读方法培训课;到有一个我关注的人因为在打广告,声称组织了导师力量雄厚的社群,而连续多日没有正经内容更新,甚至其附属读书公众号的内容都没有在喜马拉雅上推送。

有人轻挑眉头,“喂,你需要活得功利一点。”

有人似乎在暗地里较劲“可你都还没见过名利呢,拿什么淡泊名利?”

有人高傲的道出“当个“堕落”的富婆有什么不好?”

金牛座的我绝不是得了“功利过敏症”才要突然站出来“批判”什么。原本我就时常讲着,自己是唯利是图的人,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我对娱乐的事情经常提不起兴趣,因为我既不喜欢搞笑,它也不能给我带来改变,这一切就显得无用了。

 

具体来说,我为什么讲“只有多读点书才是切实有意义的”,但这里的“有意义”似乎是与功利划归为同义语,而我在开篇又表达了对功利的不认同呢?

我更想说的是,这种所谓的知识付费,培训营的形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除了去做专门的知识领域(比如我以前听过的高中历史复习直播网课),其余的看似全能,命题又广泛的,很容易陷入雷同于传销组织的,借助自身关于学历、经历的光环来搞演讲、培训。

直言不讳,在我小学毕业那年,母亲曾送我去参加为期三天的训练营,现在大家通过百度仍能搜寻到相关的记录。那个老师叫戴东,在百度输入戴东老师,你将看到两个优先备选词条,①戴东老师讲座内容记录,②戴东骗了多少人。以我模糊的经历来回忆,印象深刻的几个画面是这样的:

这里不允许家长陪同,只有最后结束时才可以接我们回家。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长达三天不回家,还见不到任何亲人的经历。

我没有带上手机,那时似乎刚刚开始有了手机,就和小伙伴一起把电话号码写在对方的衣服上。我们被随机分为小组,做什么事情都在一起,于是伙伴成了临时的亲人。

我们午睡时不是随便解散自行去休息,而是躺在铺有地毯的地上接受放松催眠,可还仅仅是小学生的我从来都没有睡着过。

我们被分为一组“瞎子”一组“哑巴”,我是被蒙住眼睛的瞎子,只能通过说话找到可以带我走山路的“哑巴”。

结束的时候很多小孩见到父母都哭了,而我没有,我想他们只是想家而不是被改变了吧。从那一刻我也知道,我是个不恋家的人。

还有一部分经历要讲,去年某个时刻我和朋友都突然沉迷于微信上的免费公开课,什么迅速学会记笔记、一小时教你写字(我乱说的,但意思都差不多,可以短时间教你做一件你用很久都学不会的事情)…各种领域,多种内容,每天晚上都会有微信群里的语音直播课程。也大致提取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

先不说内容如何,他们免费提供,为的是你分享在朋友圈,起到宣传作用,再叫你进来随便听听。

听课的操作极其复杂,是通过微信打开某链接,再接收到语音推送,网络总是不稳定。

讲课的内容80%都不如宣传时的描述,有些甚至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净听里面因为网络不稳定反复试音。

从以上这些片段,不知道你有没有隐约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大概是这样不对的,以我浅薄的经历来总结:无论是线下的训练营,还是线上的知识付费,里面都是有一定正经内容,这些内容来自于书本,策划者读了很多的书,从其中提取观点,将以此为命题,而后找到已经在此命题的某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取得成功的人也读过某书,但策划者告诉他,你不能说你是读了某某书,通过自己的学习而得到了某种技能,要说通过自身反复探索,再加之与同样成功或更加成功的人交流,才独创出某某体系的学习方法,这样分享给大家时就可以以许多耀眼的标签的方式呈现,从而吸引听众。(以上纯属虚构,如果真的是这样,大概是我理解对了,如果并非如此,那我就继续努力探索。)

之前试图总结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是这样表达的:

我不觉得我现在的特质或者是习惯,可以简单的归结至一种爱好上去。

蒋勋是这样讲的“人生就像一本永远阅读不完的书,每一次觉得懂了,又会出现一个新的,不懂的东西。”

我自己并不能帮所有的习惯标明出处,它们可能来自一个人、一本书、一首歌,或是其他什么东西,还好,当这些东西逐步融入我的习惯后,就没人会追究它的版权来源了。

是的,我必须承认我的大多数“特质”都是通过学习他人而后融入自身的,但当我在听网课时,却总是听到“我通过反复的尝试,才摸索出这样道理,并把它总结为XXX方法。这是我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个“XXX”是来自于某书本的内容,演讲者要知道“XXX”就必须通过读某书,而后才能再与自己实践相结合。但演讲者不会告诉你“XXX”来自某书,而是要你根据他读出来的内容,大致去了解“XXX”,让你一见到“XXX”先想到自己听过的别人的复述,而不是作者原创的书籍。

简单来说,前不久我在网易蜗牛读书读到了《刻意练习》一书,大概是三天的时间才勉强读完。

在开篇的部分作者就提到:所谓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你认为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或者如果你足够长时间地做某件事,就一定会更擅长,那你已经走错了路。如果我们只是努力,而没有运用专门提升那些特定技能的练习方法,即使非常努力,也很难有更大的进步。另外重复的去做一件事绝不会让你更成功,反而会使你停下前进的脚步,并且缓慢地下滑。

这听起来似乎是奇怪的,但为了清晰点,我还是得占用篇幅来举一些特别的例子:

①只需努力就可以提高

你每天都用心吃饭,仔细品味每一种食材给你的感受,但如果你从来都没有接受过营养学的课程,你吃一辈子也不会理解哪种食材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②只要重复去做就能更擅长

我们每天都在洗脸刷牙,但绝没有某个人只单纯因为洗脸刷牙数十年,而洗的更好,刷的更干净(除非学习了相关知识),相反这些已成习惯性的动作往往使我们在做这件事时不够上心的,从而在劳累时懒惰于认真洗脸刷牙。

之前我通过读这本书,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启发,而在最近听网课的过程中,演讲者更多的只是强调坚持,只要努力去做,连续十年二十年,就可以成功。某演讲者说自己有“1000天小树林计划”,是根据“一万小时定律”来估算的,她只是做到了自己要在固定的时间,找固定的地点再做具体的事,然后就出乎意料的成功了。

如果这不是鸡汤灌输,那什么才能被称为鸡汤呢?所谓鸡汤就是告诉你方向在那里,你会好起来的,只要你想要,只要你去做。但绝对不会告诉你,方向到底定位在何处,你要怎样具体实施才能好起来。

我们一定要讲求科学的方法,从更权威的途径去获取知识才更有保障。如果你尚且没有足够的识别能力,请记得先从已经经历过时间考证的经验入手学习,而不要轻易尝试热门、爆款的事物。

我想说的是,只有多读点书才是切实有意义的。

关于自律的生活,不要偏向于听信只要每天坚持打卡就是自律,所有事物的衡量标准都在于内心,而非你所做的事或者取得的成就。你要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我的自律是源自于爱,我的自爱和我对他人的爱,而不是完成一项打卡。

所谓早起,最重要的不是设立行事目标,让梦想叫醒你,也不是用音乐的旋律、食物的香气与你的睡意抗衡,借助外力将你唤醒,更不会是为了取得同他人竞争的成功,相互攀比陷入蓝鲸游戏。而是白天合理规划时间,早点结束任务,早点躺在床上,早点放下手机,早点进入睡眠。

所谓阅读,不是说你一个月读完几十本书就值得炫耀,或是读完一两本就感到羞耻。不是你写出一千字的读后感就彻底读懂了内容,或是半天琢磨不透就是没用心读。我不知道是谁为这件事定下了量化的标准,还以此来为你的努力佐证。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言论要帮你读书,要让你快速吸收书籍的精华,甚至要教你将输入的内容迅速变现。这绝对是背离了阅读的本质的。

有人说着“能持续写出好内容的人是很少的,这下人很值钱。”有人讲着“希望能帮助1000万国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我读着这些内容近乎泪目,你可能知道我在说谁,写这篇文章时我一直非常紧张,大概两个小时的书写过程,我的心跳一直加速以至于全身颤抖,是我太低的承受能力,当我看到私人的事情竟这样被宣扬利用,深感自己似乎从来都在做假的把戏。

自律是私人的事情,早起是私人的事情,阅读与写作更是只能属于一个人,要切实深入其中才能做的事情。假的21世纪青年如我,我不喜欢网络,我相信只有多读点书才是切实有意义的,智慧能够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自由。

希望读不完这篇文章的人取关我。

相关文章

  • 只有多读点书才是切实有意义的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讲,“其实我倒不强求别人来采取我的生活模式,既因为在他熟练地掌握这种方式之前,我自己可能已经过...

  • 戏题

    没事多读点书, 认点字。 不然, 眼里只有苹果5S。

  • 多读点书

    时不时地感觉自己肚子里没有存货,时常与人交谈时不知道怎么接话,多读点书吧。这个世界,或许在你的知识储备足够多的时候...

  • 多读点书

    社会太浮躁,我自沉浮了十几年。碌碌无为之中,发现了自己仍旧是那么无助。于是,我找回了丢弃十几年的书卷。今天...

  • 多读点书

    多读点书,要不然你的三观将由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决定。这是蒋方舟说的。在生活中我佩服那些读了很多书的人,他们很有计划,...

  • 多读点书

    不知道写点什么,最近几天没看书,脑子好像枯竭了一样。今天中午没休息,现在眼皮在打架,突然想到孩子中午也无法休息,就...

  • 读《偷影子的人》

    最近终于又是把kindle拾起来,还是应该多读点书才是正事。 早上开始看这个了。

  • 极简主义:不仅仅心不麻烦

    [强]极简主义:心不麻烦。 人生只有一次机会,大概是哈,做点有意义的自己喜欢的事。 “多并不是好,好才是好”。 葛...

  • 我在努力

    没有什么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想去做的。做个有内涵的多读点书。

  • 想些什么又不知道写什么

    还是多读点书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有多读点书才是切实有意义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ro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