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列女操》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通过歌颂梧桐、鸳鸯的坚贞不渝,进而赞美了古代烈女的节操与忠贞。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早年生活清贫,中年及第后曾任溧阳县尉,但仕途不顺,后辞官。孟郊的诗歌以短篇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其诗作多寒苦之音,感伤自身遭遇,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寒岛瘦”。他的诗歌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被 宋、清诗人所推崇。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这两句以自然界中的梧桐树和鸳鸯鸟为喻,梧桐树常被视为坚贞爱情的象征,因为它们常常并生共老,而鸳鸯则是形影不离、生死相随的伴侣。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忠贞不渝、至死不渝的情感状态,为全诗奠定了坚贞高洁的基调。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这一联直接点题,将自然界的景象引申到人类社会中的烈女形象上。贞妇,即忠贞的妇女,她们以殉夫为贵,认为在丈夫去世后,自己也应追随而去,这种牺牲生命以表忠贞的行为被视为高尚。诗人通过“贵殉夫”三字,表达了对这种古老而悲壮的贞节观念的认可与颂扬。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贞妇的内心世界,将她们的情感比作古井之水,平静无波,永不改变。即便外界风雨交加,波涛汹涌,她们的内心却如古井之水般波澜不惊,坚守着对丈夫的忠诚与挚爱。这种“波澜誓不起”的坚定与执着,正是贞妇形象最为动人的地方。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类社会情感的巧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烈女忠贞不渝、至死不渝的崇高精神。诗人以赞美与颂扬的笔触,表达了对这种古老而悲壮的贞节观念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贞节的高度重视与推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从现代视角来看,我们也应理性地审视这种贞节观念,尊重每个人的情感选择与人生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