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情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排名第二位。
平儿,又称平姑娘,平姐姐,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贾琏的通房。平儿日常周旋于凤姐夫妇二人之中,同时作为凤姐的心腹,帮助凤姐料理事务。平儿聪慧机敏、样貌清秀,是《红楼梦》中四大丫鬟之一。
平儿作为凤姐的贴身丫鬟,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平儿第一次出场,同时亮明了她是王熙凤“心腹通房大丫头”的身份。平儿帮助多情的贾琏隐瞒与其他姑娘偷情的事情,之后又顾全大局不动声色地找回了自己的虾须镯,她在王熙凤生病交管家权于探春时,尽心尽力地协助探春管家,同时巧妙地维护了凤姐,又暗地里照顾在贾府处境艰难的尤二姐,并且在尤二姐去世后帮她治丧。在高鹗创作的续集当中,贾府败落后,王熙凤因病去世,平儿同刘姥姥救出了险遭变卖的巧姐,贾琏感念平儿相救巧姐,将平儿扶为正室。
历史记载:汪直,生卒年不详,瑶族,广西桂平县大藤峡人,此地多称平瑶,明朝成化年间宦官,与明英宗时的王振、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
汪直是大藤峡叛乱中的瑶民后代,成化元年(1465年)十二月,韩雍、赵辅平定广西大藤峡的瑶族叛乱后,年幼的汪直被俘虏押送至京城。受宫刑后被送入皇宫,初为昭德宫内使,侍奉万贵妃,后升为御马监太监。年幼的汪直聪明机敏,很快得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的宠信。
成化十二年(1476年),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明宪宗知道此事后甚为恼怒,便急于了解宫外之事。汪直为人灵便狡黠,于是明宪宗便时常命汪直乔装出宫秘密侦查,别人都不知情,只有都御史王越与其交好。
成化十九年(1483年)六月,汪直被调往南京御马监任职,八月,遭御史徐镛弹劾,被降为奉御。不久后再遭弹劾被革职,贬为闲人,不知所终。《明史》载其最终得以善终。
可见,历史记载中的汪直,善于结党营私,溜须拍马。查办私盐案,专权跋扈、制造许多冤假错案但两次督办西厂,长期平边是有功的。
《红楼梦》中的平儿与历史人物原型宦官汪直的相互呼应:
1.平儿之“平”,寓意功过两平,有过也有功,平儿虽然是是王熙凤“心腹通房大丫头,但并非同王熙凤那样心狠手辣、贪婪残忍,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行善积德之事的,例如照顾尤二姐,私藏多姑娘头发智护琏,巧寻 虾须镯保护了丫头坠儿,行权断案,解决了玫瑰露偷盗事件。
历史记载中的王直在大明王朝统治阶级眼中实际上也是有也有功的,不属于那种遗臭万年的宦官,如两次督办西厂,长期平边。
2.平儿之“儿”暗示了平儿的历史人物原型多为太监或阉党集团成员,当也有可能指卖国贼。大明王朝宦官汪直,就是这一类。
3.平儿是王熙凤从娘家带过来的通房丫头也是陪嫁丫头,说明平儿小时候就做了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宦官汪直在年幼时被俘虏押送至京城。受宫刑后被送入皇宫,初为昭德宫内使,侍奉万贵妃,后升为御马监太监。
4.平儿之“平”,暗合了汪直的姓名和出身地及民族属性。“汪寓意一汪水,水平之态,又“直”横着则为“平”。汪直为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属于“平”瑶。这一点是十分关键的证据,也或者说是关键的出处。
5.平儿虽然是通房丫头,但却没有子嗣。宦官汪直自幼便受宫刑成了太监,也无一儿一女。
6.《红楼梦》中凤姐泼醋,无辜受气暗含了汪直第一次督办西厂时遭项忠等人凑罢一事。
7.平儿巧寻 虾须镯保护了丫头坠儿以及行权断案,解决了玫瑰露偷盗事件。在某种程度影射了汪直在妖人案后为明宪宗密秘稽查和督办西厂后查办私盐案。
8.平儿在王熙凤生病交管家权于探春时,尽心尽力地协助探春管家之事暗合了汪直平边的历史。
9.癸酉本《石头记》中的王熙凤被休,作为王熙凤从娘家带过来的贴身丫鬟,平儿按理也会随王熙凤一起回娘家。这一点,是个人的揣测。但是,《红楼梦》中的平儿无论是哪个版本,皆未说是恶亡的,大概率属于善终的。。历史中的宦官汪直遭御史徐镛弹劾,被降为奉御。不久后再遭弹劾被革职,贬为闲人,不知所终。《明史》载其最终得以善终。
总而言之,平儿即影射明宪宗治下的太监汪直。
(郑裕波 校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