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叶老师在《终身写作》自序里说: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学会写作。作为一个对文字尚有一些兴趣,容易犯间歇性写作毛病的人,我深以为然。
但是一时写作容易,坚持写作很难,终身写作更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项目,读完老师的《终身写作》后,我以为要做到终身写作的人必须要练习以下这四种思维。
一、成长思维
什么是成长思维?
成长思维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刻意练习得到提高,他们不怕失败,愿意去寻找方法,挑战自己;
与之相对的是固定型思维,认为个人的资质、能力是定型了的,再怎么学也无法提高,他们不愿意学习和挑战,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很多人不愿意开启写作的说法是:我现在都这把年纪了,再学写作来不及了;又或者是我字都不识几个,还学写作,开什么玩笑......
他们说的年龄大、识字不多固然是事实,却不能作为无法开启写作的借口。
2019年,得到的罗振宇老师在他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介绍了一个人,一位81岁的老人,她叫姜淑梅,中国作家协会成员。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位老作家60岁以前并不识字,75岁以前没有写过书,她从75岁开始写作,78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81岁时已经出版了4部小说,引起了文学界的震动,拿了很多奖。
与她同样的还有杨绛先生40岁开始学西班牙语并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美国的摩西奶奶从76岁学绘画到80岁举办个人画展。
年龄并不是借口,不会也不是阻碍,没有成长型的思维才是无法开启的关键原因。
二、长期思维
刚开始新媒体写作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迷惑性行为:
发了一篇文章,两分钟后看看有没有阅读量。
看到阅读量了,高兴。
一天恨不得关注几百次,
第二天一看,还是这个阅读量,怎么没有提升呢?
第三天,看来是再没人看了,是按照上周学的《七天教会你10万+》老师讲的方法写的啊,看来我确实不适合写作,算了吧。
然后弃文了。
他终究没明白要写出一篇10万+的爆文是需要积年累月的练习的,很多新媒体高手都不敢说篇篇写出10万+,你一个刚学写作的新手要在七天内写出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还得是10万+,岂不是让老天为难么?
公众号“拾遗”的作者说他做公众号的时候,他的一位高中同学也开始做公众号,为了尽快出爆文,他学习了各种类似《七天教会你写10万+》的课程,但是文章点击率一直不高,又觉得可能是不懂营销,去学各种营销课。钱花了不少,只是三年过去,公众号粉丝依然没有破万;
作者不信“速成”的方法,只是埋头老老实实写稿子,看了两年全唐诗训练文字音乐性,解剖很多经典书籍,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三年下来,拾遗的粉丝将近400万了。
真正的成功者,都有着长期主义的思维,成功永远离不开时间的加持,文字的打磨、素材的积累、思维的训练都是经年积累而成。
如果你要学习写作,请抛弃那七天写出10万+爆文的念头,踏踏实实先从笔下的一字一句练起,文章没有速成,只有时间。
三、框架思维
为什么要有框架思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去参加朋友的一个宴会,突然被主持人邀请发言,你该怎么说,很多人大概会自报一下家门,然后大家吃好喝好.......就结束了,完了发现大家在自顾自的吃喝,都没听到说什么;
真正会说话的人往往会这样说:感谢某某(朋友)的邀请.......和他认识以来.......祝愿他.......祝愿大家.......宴会结束后,大概率大家都会知道这是宴会主人的朋友某某某,印象会比较深刻,大家也乐意听。
这种“感谢+回顾+祝愿”的讲话方式就是一种框架思维,你自己可以理清思路,受众也能够明白你要表达什么。
写作也是一样,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读者读完后能够知道作者说了哪几点,表达了什么观点,这就是框架思维在里面起作用。
就拿老师写作《终身写作》这本书来说,就是一个框架思维的案例,本书共分为了写作认知、观点打磨、框架思维、内容填充、故事能力、写稿改稿、刻意练习、写作变现、终身写作。先从开启写作认知来帮助想学写作的人打消顾虑、打破障碍,接下来分别从观点、逻辑架构、素材积累运用以及故事能力几个方面具体讲解如何写出一篇文章,然后告诉读者要学会写稿改稿以及通过拆解文章等刻意练习来打磨写好的文章,只是打破障碍、知道如何写稿改稿是不行的,要想持久写下去,驱动力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讲到了接下来的写作变现,只有这样坚持下来了,让写作变成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最后才谈得上终身写作。
整本书层层剖析,既适合初学者入门,也能指导有写作基础的进行写作实战训练,各个阶段的写作者都能在书中找到各自阶段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四、复盘思维
复盘这个概念本来自棋艺界,高手在下棋之后都会自己在棋盘上按照之前双方的对弈步数重新来一遍,寻找自己的不足、对方的特点等等,琢磨改进,以备下次再战。
后来联想将这个概念引入企业管理,指导员工做事和管理,并通过践行这一方法,使得联想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一的电脑生产商。
企业管理需要复盘,个人成长同样要学会复盘,想练习好写作更离不开复盘,没有复盘的思维,写作的水平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用错的字词你还是会用错、写不好的案例你还是写不好、读者想要什么样的价值你还是不清楚。
当你用好了复盘,你就会知道自己这一次用错了哪些字词、案例该怎样写才能打动读者、读者需要什么样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有哪些想要知道的我没有写或者没有写清楚,这样才能在下一次的写作中针对性的改进。
那么在写作中该怎样进行复盘呢?
老师在《终身写作》“刻意练习”这一章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拆解文章,不仅要拆解高手的,也要拆解自己的,看看高手是怎样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写?自己的文章又是怎样做的?跟高手有哪些差距?该怎么练习和改进?.......
引用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会复盘才能翻盘。如果你要想持续精进自己的写作,写出好的文章,就要好好的学会拆解、复盘,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不管是在写作上,还是在生活中。
这个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写作:说话、发朋友圈、写报告、邮件、论文......如果写不好,我们会丧失很多机会;写得好了,我们的人生就多了更多的可能性,我想这也是老师将他的书命名为《终身写作:让人生有更多可能》的原因吧。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间歇性写作的人,偶尔也会写一些自以为不错的东西,然后再沉寂一段时间,写作算不上我的一个爱好,只能说对文字尚有一些兴趣,远远未能达到陆林叶老师在《终身写作》里提到的将写作作为一个生活方式的境界。
之前参加过老师的写作训练营,在教练的帮助和小伙伴们的支持下,也坚持写了一些过得去的文章,只是训练营后又故态复萌,没有坚持下来。
前段时间在公众号、朋友圈上看到老师的《终身写作》一书出版,好友和写作三六五平台写作教练艳菊老师跟我说:把地址给我,我送一本老师的《终身写作》给你,你那么爱写作。
就这样,收到书后跟随艳菊老师,与同组的小伙伴一起开始了共读《终身写作》,并再次开启了自己的写作之旅。
以上是我共读这本书后的一些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