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分享
从生活事件看心理学家的人格结构

从生活事件看心理学家的人格结构

作者: 大小康宁 | 来源:发表于2019-12-14 00:15 被阅读0次

            人格结构理论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大爷的精神层次理论,即: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在内容、形式、逻辑结构和运作上一体,即互相依存,又不断矛盾的一套系统

    从生活事件看心理学家的人格结构

    有点难懂,举个例子。

        一辆在夜色行驶中的马车,要去很远的地方。有一匹马,一个车夫,还有一个乘客。

            乘客已经跟车夫说好了要去哪里,然后就昏沉沉的睡着了。车夫继续驾驶,马儿在愉快的奔跑着。过了一会,车夫也有点困了,就睡着了,马儿就开始自己愉快的边走边愉快的玩耍。

    试问,现在马车要去哪里?谁说的算?

    如果乘客一直醒着,发现走错了路,他肯定会马上指出来,这个是超我。如果乘客睡着,车夫决定怎么走,这个是自我。如果车夫也睡着了,马决定走向哪里,这个是本我。

    马车,就是人格系统。

    乘客,是超我:乘客有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但是一直保持清醒是件很难的事情。

    车夫,是自我:车夫即要控制协调乘客,要告诉乘客哪条路好走,哪里堵车,还要照顾马的心情愉快。

    马儿,是本我:马呢,只负责自己眼前的直觉反应。

    “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原始的,基于动物的我,就象那匹马一样,稍加不注意,就会信马由缰,发挥自己的本能性冲动和欲望。如果马儿发现青草,马上就会跑去吃,发现路上有荆棘,马上就会绕路走,趋利避害。本我是人格系统的动力。

    “超我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追求完善的境界。”

    超我是内心觉知的部分,是受家庭熏陶和学校培养的,离不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和党的领导。这次出行,就是党派给我们乘客的伟大任务,所以,他是清楚的知道目的、目标、原则的。

    超我是人格系统的老板。需要注意的是“超我”说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真理和善良,而是别人告诉你,在你脑子中形成的真理和善良。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

    就象车夫,即要赶马,又要听乘客的话。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执行者。

    从生活事件看心理学家的人格结构

    一、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即本我

    本我遵循的原则,是享乐(享受和快乐)的原则。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它的目标就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 只关心如何满足个人需要,不受任何物质和社会的约束,属于人格结构的生物成分

    二、自我

    在生命的初期,随着婴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自我,开始发展起来。

    本我和超我有直接冲突,自我在它们之间做协调,奉行现实原则。

    自我通过考虑情境现实性,控制本我盲目的冲动,调节本能与环境的关系,负责本我、超我与外界世界的联系,也就是环境允许一个人做什么,这个人就做什么。属于人格结构的心理成分。

    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寻找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要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功能。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一方面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受制于超我的指导和约束。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

    三、超我

    儿童5岁左右,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

    超我遵循的原则,是道德原则。

    超我代表社会的理想、价值观,尤其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对个体行为的好坏与善恶有着道德规范的限制,通过抑制本我的冲动,说服自我以合乎道德方式来取代现实的目标,属于人格结构的社会成分。

    比如:你在朋友家的桌子上看到了五元钱,本我的冲动会想要占为己有;自我会意识到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后果,但会试图寻找拿走钱不被人发现的办法;当你想到了不被人发现的办法,超我将以偷钱违反道德原则的罪恶感,来禁止这一行为,如果拿走了钱,事后你可能会不安心,睡不好觉等等。

    超我,相当于是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着道德,代表着奖惩。不仅对人的行为进行惩罚、使人形成内疚感和自卑感,也会对合乎道德的行为提供奖励、使人形成自尊和骄傲感。

          稍微有点费解,不过也能明白。就拿我买鞋的例子分析下我的3个人格吧!哈哈!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我看了近100双乐福鞋,把喜欢的都放购物车了,但是预算有限,我只能买一双。于是我的本我上场了。

    本我,最原始的冲动欲望,奉行享乐原则。如果不考虑钱和空间成本的问题,那只要是我喜欢的,我都全买一遍。开心最重要,女人永远都不怕多!

            可是这2款鞋子,一个788,一个1600多元,自我开始分析了,太贵了,太贵了!可是我喜欢啊,很喜欢啊,就是觉得贵啊!!自我基于现实的原则,基于只能目前先买一双,且预算最高不超过500的情况下,要考量性价比、舒适度、外观等多重因素。自我要满足本我的欲望,还要受超我的管制。

      我可以借钱,可以让自己亲人出钱买,或者分期付款甚至可以卖肾?偷钱等等?超我会用道德标准或社会原则要求自我不能这样做!这里涉及到自尊感,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为什么要好吃懒做,伸手要钱?且这个1600多的鞋子,看起来就很张扬,个性独特,你确定上班穿这个鞋子,不会被同事别人“刮目相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生活事件看心理学家的人格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aq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