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人| 文/邱 林
已持续多日的“中国知名编剧史航被指性骚扰”事件仍在发酵中,从最初6名女性站出来发声,到目前已有至少26名女性加入指控行列。这些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或接受媒体采访,或自己网上爆料,或由亲朋好友转发。这些案例发生时间近的在数周之内,远的在十几年前。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当事人史航在沉默数日后于5月1日发出第一条回应微博,称“情况不属实”,没有及时回应信息是“正在试图找到妥当的办法,在保护双方隐私的情况下,还原事实”。5月2日史航再发微博强调“不存在性骚扰”,他表示:“我和几个当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包括有过稳定关系的前任。”
在史航第一次回应“情况不属实”之后,就有五名受害者发出联合声明,不认同并且要求他公开道歉。她们强调,史航与受害者存在“意见领袖”与“粉丝”、“嘉宾”与“工作人员”、“前辈”与“后辈”等不对等的权力关系。而史航作为更有权力的一方,至今都认为可以由自己去定义什么是“妥当”、如何才足以构成性骚扰,“这恰恰是拥有权力者的思维惯性”。
虽然目前对史航的行为是否属于性骚扰的认证还有待于观察,但正如五位女性联合声明中所指,史航与这些女性都存在着不对等的权力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性骚扰的本质和“性”本身关系并不大,真正的推动力是“权力”。作为一个在文化圈有着呼风唤雨能力的人,史航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软性权力,与那些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下风”的女性进行某种价值置换。
如今受害者的集体发声,以及媒体的持续声讨,已让史航身败名裂。由于史航想抵赖但又无法摆平此事,多家合作机构随即同他“切割断交、划清界限”。继磨铁图书和《新周刊》与史航终止合作关系后,单向街图书馆、鼓楼西剧场也纷纷发布声明,终止与史航的合作关系。
史航曾是国内知名电视剧编剧,早年曾参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工作。在微博上拥有300多万粉丝的史航曾于2013年以犀利言论“炮轰”导演郭敬明的处女作《小时代》而一战成名。但如今,尽管史航已经很久没有什么作品,可他在图书和戏剧领域仍然有很高的话语权,从而被尊称“老师”。颇为讽刺的是,史航曾给讲述少女受性侵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撰写推荐语。他写道:“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幸存者”。
关于“史航性骚扰”事件,究竟是“互撩”还是“性骚扰”,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性骚扰的话题也再次推向公众面前。法律层面如何定义性骚扰?一位知名律师对媒体表示,违背他人意愿包括任何使得他人不知反抗、不敢反抗、不能反抗的情况。如果史航存在虽未控制他人身体,但利用自己的权力或其他优势地位或暴力、威胁等手段,让他人不敢反抗的情况,就属于违背他人意愿,事实上的性骚扰。
如果是一两个人指控史航性骚扰,他抵赖甚至推脱责任是有可能的。前几年,这样的案例也曾发生过,且最终不了了之。然而,史航性骚扰一事与之不同的是,到现在为止,举证的女性已达26人,史航想抵赖可能有点难,只不过是能抵赖多久的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性骚扰,还是诬告陷害,都属于违法行为。史航的声名也罢,“受害者”的清白也好,事关双方名誉之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单靠自身说法,无法真正维权或洗脱嫌疑,因此,双方不妨将证据提交引进司法介入。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此事的不断发酵,受害者得到媒体、法律方面的声援将会越来越多。希望有关方面介入此事,彻底查个水落石出,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为真正的女性受害者撑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