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没有喧嚣的聚会,也没有劳顿的舟车,一个人找了本书胡乱翻翻,再弄了一杯拿铁细细品尝,还没察觉,这个春节假日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于我而言,这是一次与往年不同的体验。按照惯例,这个时候我应该驾车堵在回苏的高速公路上,全身疲惫,饥肠辘辘,不仅要盯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堵车大军,而且要不停安慰着早已不可耐烦的妻子孩童。记忆之中,我的春节总是伴随着这种苏南苏北循环往复的迁徙,不是在回老家的路上,就是在回新家的路上。回家的路,很辛苦,但也很甜蜜;很漫长,但也很有趣;很平凡,但也不失感动。
高中填报志愿时,因为自己比较恋家的原因,选择了去离家比较近的古城苏州求学。大学四年,如果想家,周末是可以选择坐大巴回去的,但为了节省生活费,几乎很少在非法定长假回家。但每当临近春节,寒假即将开始,思乡的情绪总是油然而生:急切地想回到家,尝一尝母亲做的饭菜,听一听那熟悉的乡音,闻一闻田间的泥土气息.......然而回家的路并不是那么顺畅,寒假的开始,意味着春运的开始,踏上回家的路前提是你有一张回去的春运车票。有人说,没有体验过购买春运车票的大学生活肯定是不完整的,一开始我并未意识到。后来,我才知道几个省外的同学,为了购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在开售当日搬着板凳、裹着大棉袄在观前街的售票点排了整整一宿的队。我不需要提前排队去买火车票,因为我回家只有大巴这种方式。原以为,近程的大巴车票比较好买,我可以在考完试后调整调整,逛一天园林,第二天整装行囊再出发,但第一年的寒假我就懵了。
我记得,早上给母亲打了电话,说好下午去小镇的车站接我,当我拎着行囊到达南门汽车站的时候,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人山人海,若不是武警维持秩序,想挤进售票点都很难。好不容易挤进去了,问下来,平常三、四十元的车票已经涨到一百多,且一个星期内的车票都均已售完。回学校是不可能了,因为第二天宿舍就要锁门。拎着行囊的退出来时,立刻涌上一群人“小伙子,上苏北么?射阳、金湖、泰兴、兴化、如皋、海安、东台都有票”、“都是老乡,票价优惠”、“上车就走,就差两个人了”。不知是想家的心情太急切,还是我对操着乡音的人无戒备,后来我跟一个看上去很憨厚的大姐确定了票价——80元(果然比站内便宜)。大姐领着我,七拐八拐地绕了几个巷子,来到了 一个距离车站有点远的小路边,果然停着一辆大巴,司机大老远就冲着喊“快,快上车”,大姐也一把夺过我的行李箱,帮我扛着飞奔到车边,丝毫不给我犹豫的机会。坐到座位上,我舒了口气,总算上车了。坐在车上,陆续接了十几个人后,车子还没有开,车上有人在催,“司机,车子啥时候开?”“再等等,坐满就开”“怎么还要等?不是上车就走么?”“还有两个老乡马上就到”。终于,等了大概一个小时,人终于坐满了,车子终于开动了。我闭上眼睛,伴随着大巴的颠簸,思乡的心早就逃脱疲惫的身体飞回了老家,竟然沉沉地睡了一觉。
等醒来了,往窗外一看,路边小店的招牌明明写着的还是“苏州宏达五金店”、“苏州人家美发店”、“车站旅社”等等。怎么接近晌午还没出苏州?原来,大巴又开到了北站去接另一拨人。可座位已经满啦啊?正当我诧异的时候,挂着腰包、拿着诺基亚手机的大哥早已从我们座位下面麻利地拿出一叠塑料凳子,“都有座”、“快坐下”、“挤一挤”。就这样,车子在人都挤满后上路了。上路后,腰包哥才开始逐一卖票,”老乡到哪里?““盐城”、“120”,“通州”“60”,“如皋”,“70”......。一车的人,去的地方都不一样,"大哥,你这是开哪里的车?",“苏北啊”。回答得好有道理,在这条一路向北的路上,苏北是所有人共同的目的地。一条长江已把这种地域界线划分得清清楚楚,似乎过了江就已经到家,无论来自南通、泰州还是盐城,所有的人都是老乡。因为无法挤到车后排,腰包哥靠着大嗓门和车上人的前后传递,费劲地卖完了票。而所谓的车票不过是一张写了地名的字条而已。
“各位老乡,春运期间,超载查得很紧,为了顺利地回家,麻烦大家配合一下,通过前面关卡的时候,请中间坐板凳的乘客把头闷下去,对不住大家啦”虽然不情愿,但为了顺利回家,大家果然都照做了。“各位老乡,收到前方线报,前面查超载比较严格,需要一部分人跟我先下来换个车,放心,不会丢下你们的,行李放在车上没事,等车过去了,再接大家上车,对不住大家了”虽然不情愿,但为了顺利回家,实现核载人数的达标验收,车上一部分青壮年包括我还是下来了。下车后,在腰包哥的带领下,我们一群人徒步走了一段路,上了一个小巴车。等顺利通过超载检查后,小巴果然将我们送至大巴。原来,为了应对春运超载检查,跑车的老板早有应对,与其被罚款,还不如花点小钱,在中途雇俩小巴配合运营。我清晰地记得,一路上,因为避开超载及过江汽渡的检查,我们下车上车了四五次,在过完江后,又被转卖到其他车上,等到达小镇车站时已经很晚很晚。下车后,一眼看到了母亲的身影,一下子就迎了过来,帮我拿行李,连续的问”冷不冷“、”饿不饿“,并给我递上尚有余温的肉包子。问了一下,母亲似乎等了好久,车站的阿姨说,“你妈呀,中午就过来了,没有电话联系,不知道你到了哪里,就一直在这边一辆车一辆车的等着”。“走吧,咱们回家,给你做好吃的”,母亲推来单车。“有啥吃的?”“肉圆子、香肠、小黄鱼、红烧肉......“
每一年,回家的路总是这样艰辛,学生时代车票难买,工作后高速堵车,结婚后还要辗转于两岸三地(长江两岸,新家、老家、老婆家)。但无论回家的路多么艰辛,无论回家的路有多长,家总是在召唤着我们。回家的路,是思念亲人的路,是怀念美味的路,是割舍不断乡愁的路。第一年,没有经历回家的漫漫长路,但心依旧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