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LaoShi】网红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成名逻辑

【宋LaoShi】网红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成名逻辑

作者: 宋老师聊方法论 | 来源:发表于2016-03-29 17:24 被阅读62次

    周有关罗辑思维投资papi酱的新闻引起了热议,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要想弄清这场投资的始末,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罗辑思维”和“papi酱”都是干什么的!

    罗辑思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服务商”,运营三年多时间,粉丝670万,获得多轮投资,目前估值10亿。

    papi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吐槽妹”,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配以“夸张”的表情,把人们吐槽的热点编制成了短视频,3个月时间,获得了上百万的粉丝,最终迎来了“真格基金”“罗辑思维”等几家公司1200万的联合投资,估值3亿元。

    人们之所以热议这件事,源于人们追问的一个问题:papi酱凭什么获得了投资?她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估值?

    提到papi酱,不得不提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一个词——网红,罗辑思维,咪蒙,李叫兽,六神磊磊读金庸,这些耳熟能详的公众号都和papi酱一样是这个时代下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虽都是“网红”,但他们的定位不同,罗辑思维——知识服务商,咪蒙——用文字形式吐槽,李叫兽——把营销科学化,六神磊磊读金庸——专业解读金庸。

    虽说内容和定位不同,但他们都是新时代下优秀的自媒体运作者,可以说自媒体的内容创作已成为现在商业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说的再直白些,此时的商业模式已进入到了社群经济时代,正是因为如此,自媒体的创作者获得了很好的爆发机会。

    我们知道,过去我们做营销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但新型商业时代,大众媒体的作用慢慢地被削弱了,而新型的营销模式却逐渐成为主流,比如:微博、博客、BBS、微信公众号,新型的营销模式与大众媒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营销的精准化和有效性,我们看到的新型营销,它能够为他的粉丝提供更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营销,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营销有什么作用呢?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说道:

    本地营销是将营销计划按照本地顾客群体(贸易地区、邻近地区,也可以是个性化商店)的需求和欲望来制定。本地营销反映了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草根营销。营销活动开始关注于尽可能地接近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为了理解这段话,我们看看几个实际的例子:

    康佳家电下乡,营销广告语粉刷在农村墙体上;

    Uber进入中国,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采用补贴式营销,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存在的;

    百度网页上商家的关键字搜索式营销;

    体育相关品牌在中央5套所做的产品营销;

    当年的ebay进入中国时,采用收费的模式,后来淘宝采用免费模式营销,从而迫使ebay退出中国。

    这些例子都是接近消费者,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营销实例,而在新媒体时代,这样的趋势更加显现出来,并逐渐成为主流,因为新媒体时代所反应出的是社群经济,什么是社群?即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话——人以群分,其形式就是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相聚在同一群里,比如:喜爱读书的人,聚集在“罗辑思维”“十点读书”的群内,喜爱金庸的人会聚集在“六神垒垒读金庸”的群内,喜爱吐槽的人会聚集在“咪蒙”“papi酱”的群内,这些群以其强大的内容创作吸引着大量粉丝,而当粉丝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作用便可以替代传统的大众媒体,而此时因为粉丝的精准化,其变现的效果会更好。

    因此我们看到了“罗辑思维”通过卖书实现了营收入上亿元,“李叫兽”因为公众号文章的传播让他迅速成为营销界的“大咖”,“papi酱”因为粉丝数量的庞大获得了融资并被估值3亿元,而且他们还和罗辑思维进行了合作,马上要开展新媒体时代的首次广告招商,以上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下自媒体人的惊艳表现。当然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与关注他们的粉丝量也有莫大关联,可以说“流量经济”无论在传统商业时代还是在电商模式时代,都无比重要,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变成了“粉丝量”,谁拥有了粉丝,谁便能够掌握话语权,而如何吸引到粉丝呢?其实说到底无非是做好内容,从而吸引粉丝,做好互动,从而留住粉丝,这便是社群经济的核心。

    阿里巴巴宣布了2016财年的电商交易额——突破3万亿,他们用了13年的时间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平台,而随之而来的消息则是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他们将深耕细作内容领域,从而把握住社群经济时代的机会,为了此,阿里巴巴在过去的时间里入股了“微博”“优酷”“陌陌”等内容平台,也许为的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创作态势下掌握主动。

    说了这么多,回归到文章开始的那个问题:papi酱凭什么获得了投资?她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估值?可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想答案很明显了,因为她创造了别具一致的内容,这些内容吸引了大量的同频粉丝,而粉丝量保证了“接近消费者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营销方式。即便从papi酱目前所发布的40几条视频来看,还没有一条广告的植入,但那是在没有吸入投资及没有跨界合作之前,而此时的papi酱已经融资并展开了和“罗辑思维”的合作,那么至于后续的玩法,我想非常令人期待。

    抛开papi酱不说,其他的网红,如:罗辑思维、李叫兽、六神磊磊读金庸等,他们也都实现了变现,罗辑思维直接卖书,六神磊磊和咪蒙直接用软文的方式植入广告,李叫兽通过公众号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商业咨询。这都优秀的自媒体创作者商业化的一面。

    所以,说到新媒体时代网红的成名逻辑,核心就是——内容的创作,抛开了优秀的内容,一切都不复存在,而有了好的内容,经过互联网的裂变传播,后续的商业化也就顺理成章。即便这个内容是收费的,仍会有细分的客户市场存在,比如果壳网的在行,它提供的是精准知识服务,对那些想要解决问题以及自我成长的用户来说,虽然收费,但仍然对“在行”追捧之至,归根结底——优秀的内容。

    结语: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体现内容创作重要性的时代,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都可以通过平台把他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所以,如果你的内容足够优秀的话,你就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因此不得不说:在内容至上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有“成功”“成名”的机遇与可能,但它的前提是——你需要为创造出优秀的内容而不断地提升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LaoShi】网红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成名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es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