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妈妈是超人》新一季开播了,这次的阵营是贾静雯,霍思燕,黄圣依以及邓莎。
从第一集来看,获赞最多的组合是霍思燕和儿子嗯哼,节目播出当天霍思燕就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别人带孩子上节目的画风都是熊孩子VS抓狂妈日常,霍思燕和嗯哼却相反,仿佛是小小男子汉嗯哼带着小公主霍思燕上节目。
在节目里,嗯哼对霍思燕简直是12级宠爱。
霍思燕不敢玩滑梯
嗯哼带着她玩,教她闭上眼睛
▼
发现霍思燕有受伤的危险
像霸道小总裁一样叮嘱妈妈
▼
霍思燕不敢玩攀岩
嗯哼一边陪着玩一边鼓励
▼
总之在嗯哼眼里,妈妈就是那个穿裙子戴皇冠的小公主,要时刻保护她,爱护她。
这么暖的儿子谁看了谁羡慕。那么嗯哼小暖男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霍思燕也非常大方的在节目里透露了自己的“驭儿心得”,就是“故意在儿子面前服软”。
我曾经看过另外一条男孩把妈妈宠上天的新闻。一个13岁男孩每周末都给全家人做饭、洗碗。
出门在外,都是他看地图,提行李,妈妈和妹妹就跟着走就行!如果妹妹走不动了,一定是他抱在手里,绝对不让妈妈受累。
知道妈妈不能手提4斤以上的重物,看见妈妈在端开水倒入水壶,一个箭步就冲上去帮妈妈倒。知道姥姥第二天要出门去森林公园,一大早就起床写了一张提示纸条给姥姥。
真是一个又细心又有担当的少年。这样的孩子怎么培养出来的?
还是同样的套路,就是示弱。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示弱,只有父母弱了,孩子才会强大。
家有男孩尤其要学会这一招。越早把儿子当成男人,他就越早成为男人。
02
父母越示弱,男孩就越有成就感,做事就越积极主动。
“娇娇妈”提到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她们一家人去野营,看见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妈妈,一个妈妈会示弱,一个妈妈不会示弱。
搭帐篷的时候,会示弱的妈妈和不会示弱的妈妈都把任务交给丈夫,自己在一旁和孩子玩。
会示弱的妈妈和孩子玩的过程中,说:
“宝宝力气好大呀,真棒,妈妈都拧不开水瓶盖!”“宝宝,妈妈撕不开零食袋,你帮妈妈好不好?”
“宝宝,老师说你是幼儿园里最爱干净最会清扫垃圾的小朋友,妈妈什么都不懂,你可以教一下妈妈吗?”
她撒娇让孩子拿水喝,或者帮忙开零食袋,甚至撒娇让孩子收拾满地狼藉的垃圾。
一切都顺遂她意。
而一旁的不会示弱的妈妈不屑地在心里嘀咕:多大点事啊,要一个小孩子来照顾!
她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抢过孩子的水瓶,一边拧开一边说:饭都白吃了,这都拧不开!孩子在开零食袋,撕了好几下都没撕开,她抢过来撕开,并说:这么简单都不会!
孩子把纸巾、零食袋等扔得满地狼藉,她说:把垃圾都清理了,这是基本的素养。孩子根本不听,闹着要住帐篷,她火冒三丈,吼道:你收拾不收拾?再不听话,我打你了!
最后孩子大哭,一切都不顺她意。
我前阵子见了一个许久没见的朋友,吃饭的时候,她10岁的儿子帮忙涮碗、倒水,又帮忙盛饭。走在路上的时候还一路帮妈妈提包,甚至还时不时问朋友穿高跟鞋脚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
我一看真是又羡慕又纳闷,因为她以前还抱怨过,孩子小时候在老家被爷爷奶奶惯坏了,任性妄为,好吃懒做。
朋友说她之前的确很苦恼,直到有一天听见儿子的同学叫他“敏哥”,她灵机一动,遇到啥事就喊儿子“敏哥”。
“敏哥,酱油用完了!”
“敏哥,这袋东西好重啊!”
“敏哥,厨房灯泡坏了!”
渐渐地,她儿子就变得越来越勤快,越来越体贴了。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两三岁的孩子看见家人扫地、铺床、帮他穿衣服的时候,就会趋向于嚷着“让我来”。而当其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就会表现出得意、高兴等情绪,出现自尊、自豪等自我肯定的态度。
现在是人人都喜欢“暖男”时代,如果想要培养出一个勤劳懂事、温暖体贴的男孩,就一定要抓住机会向孩子示弱。
妈妈越懒,孩子就越勤劳。妈妈让孩子做的事越多,孩子就越能体恤父母的辛苦,也就越体贴。
妈妈不是保姆,是应该被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
03
父母越示弱,男孩就越有责任感,未来就越有担当。
“男孩子要使用他,你要享受你的儿子!”这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卢勤老师,在养育儿子道路上最深切的心得体会。
卢勤老师说现在出门在外,他儿子就是他的地图、导航仪、保镖、行李员……很多人都羡慕不已。但卢勤老师很早就开始培养儿子的男子气概,大事小事都向儿子示弱。
卢勤老师的儿子三岁时,有一次她抱着孩子上公交车,然后她故意装作腿软的样子从公交车上退了下来。
儿子赶忙问:“妈妈,你怎么啦?”
卢勤老师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妈妈下乡插队把腿摔坏过,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赶忙从她的怀里跳下来,帮她捶腿。从那以后,儿子再没有让她抱过。
卢勤老师的儿子四年级时,有一次,丈夫出差了,卢勤老师很苦恼地跟儿子说:“你爸出差,这下你高兴了,我可惨了,我不能按时回来给你做饭。”
谁知儿子很爷们地拍着自己的胸脯说:“妈妈没事,有我呢!”
然后等到卢勤老师下班回来,儿子真的自己炒好了两盘菜。
在一次教育讲座中,卢勤老师还提到了她认识的一个善于向儿子示弱的妈妈。
那位妈妈说她们家楼上一户人家养了一条大狗,所以她每次上楼都特别害怕,每次都是跟在老公和儿子的后面。
后来,老公出国留学了。她很担忧地跟儿子说:“儿子,这下完了,你妈这下连楼都不敢上了。”
儿子虽然只有三岁,可他却非常man地跟妈妈说:“妈妈,不用怕,有我呢,跟我走!”
后来每次上楼都是儿子走在前面,虽然楼上的狗一叫,儿子也吓得直哆嗦,但是却还不忘对身后的妈妈说:“别怕,跟我走。”
有一天晚上,姥姥要出去倒垃圾。儿子赶忙跟姥姥说:“姥姥别动,看我的!”然后他就搬了个小板凳,走到黑漆漆的走廊里把灯按亮了,然后跟姥姥说:“姥姥,现在可以出来了。”姥姥当时眼泪叭嚓的,说:“家里有个男人就是不一样啊!”
著名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男孩》这本书中将男孩的发展分为三个时间段。其中6-13岁是男孩尝试成为男人的时期。
由此,家里的妈妈、姥姥、妹妹要赶紧抓住这个时期向男孩示弱,一旦激发了男孩想要成为男人的欲望,男孩就能担任起保护以及照顾家人的责任。
04
父母越示弱,男孩锻炼的机会就越多,能力就越强。
我的一位同事的儿子是学霸,但是她几乎不教孩子写作业。
如果她儿子问:“妈妈,这道题怎么解呀,我怎么老算不对呀?”
她就会很“为难”的说:“呦,这道题是够难的,你妈算术不好,你解不出来,我更解不出来了,你再研究研究,一定能解出来!”
不一会儿,她儿子就会兴奋地说:“我解出来了!”然后她立刻说:“我就说儿子比我强嘛!”
如果她儿子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呀?”
她就会边干着活边说:“你查查字典吧,我也记不清了。”
然后她儿子就会自己去查字典。
就是在无数次示弱的情况下,她儿子才渐渐掌握了自学的能力。学习成绩才越来越好。
不仅是在学习的问题上父母可以示弱,在家庭决策上父母也可以示弱,让孩子一起来商量。这个过程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
诗人、国家一级作家骆晓戈教授有一位优秀的女儿岸子——浙江大学毕业,并且凭过硬的自身条件被公派到美国留学。
骆晓戈教育孩子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家庭决策上常常向女儿示弱,让女儿出谋划策。
岸子很小的时候,骆晓戈要添置家庭共用品就会对女儿说:“哎呀,这两个电视机都很好,真不知道买哪个好。你帮帮妈妈选吧。”
岸子稍大了点,骆晓戈就向孩子详细通报家庭收入情况,还会对孩子说:“哎呀,为一家人购买生活用品、衣服好累啊,你帮帮妈妈吧。”
渐渐的孩子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就越来越强。现在,他们家大小事都是她女儿帮忙决策。女儿在美国留学,她也一点都不用担心。
教育领域认为,孩子的能力一般同家长照顾的缺失成正比,如果家长有20%不能替孩子完成,孩子就拥有20%的能力。
不要小看了孩子的能力,父母学不会示弱,永远不知道孩子能力有多大。
古话说:“大树之下无芳草,伤于多阴也。”妈妈有意无意地过度照顾和保护,只会让孩子软弱无能。妈妈适当示弱,可以拓展男孩自由发展的成长空间。
如果家里有儿子,请你们弱一点,因为你太强大,儿子就会变弱了。你要让孩子觉得你需要他,而不是一直让他需要你。
你要做高山,让孩子做小草,那孩子就永远是小草;相反,如果你做小草,让孩子做高山,那孩子就能长成高山。
你要去依靠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依靠你。那样,一个男孩才能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