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早早地到父母家团圆。国外留学的侄女钦一和在成都实习的侄女雪儿也来了。这么多人,我可得想一想怎么热闹一下?让大家既高兴,又印象深刻。刹那间,007的119班开班仪式从自己脑袋里闪过。对呀,我们可以发挥各自特长,组织一个简短的家庭中秋晚会,然后在大家庭的微信群里直播,这样自编自导自赏不就很特别吗?
说干就干,马上分工。刚上二年级的儿子,学过小主持,对了,主持人就是他。儿子还在练电子琴,安排他结合老师的作业,马上录一段电子琴视频《致爱丽丝》。侄女钦一,学过几年古筝,出国前她把古筝寄放在我父母家中,刚好,就请她弹奏一首古筝《沧海一声笑》。另一个侄女雪儿,很为难地说自己没什么才艺,我建议她就和我那热爱唱歌的妈妈(她的舅婆)一起,来个女声合唱《明月几时有》。当然,我自己也不能落后,平时喜欢诵读,那就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吧。节目确定,分工完毕,家里顿时忙碌和热闹起来。儿子端坐在电子琴前,一板一眼地弹着琴,爱人在旁边用手机全程录制。侄女钦一赶忙调校古筝,一根弦一根弦的校音,一丝不苟。雪儿迅速从网上下载歌谱,低声吟唱,反复练习。此时此刻,家中的空气里不仅弥漫着菜香、酒香,还回荡着琴声与歌声。
晚饭开始时,我先拍了一张大家举杯相庆的照片,作为暖场,发到家庭群里,祝大家中秋快乐。同时,还神秘地预告,稍后有精彩演出,敬请大家期待!
丰盛的晚餐过后,我们把古筝摆好,再围坐到一起。(哈哈,这时古筝既是演出道具,又是舞台布景)。我在前面举起手机,开始现场直播。这时,儿子第一个上场,童声朗朗:“大家好,这里是家庭中秋晚会主会场,这里带来的都是关于中秋的节目。第一个是我演奏的电子琴《致爱丽丝》,请欣赏。” 爱人赶紧将他弹奏的视频发出来,观众反响不错,收获了很多掌声。紧接着,儿子有请她的奶奶和雪儿姐姐为大家送上合唱《明月几时有》。没想到,我的母亲还特意换上了新买的长裙,和侄孙女一起闪亮登场,一展歌喉。钦一的古筝独奏《沧海一声笑》,琴声铮铮,荡气回肠,弹完之后,听众们仍觉得意犹未尽。该我上场了,我调整气息,放声诵读,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自己不觉也沉浸在诗词的美妙意境当中。演出结束后,儿子还把我们所有演出人员,集中到镜头前,向观众致谢并致以节日的问候。此时,在大家庭这个微信群里,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大家兴致高昂,气氛热烈。
第一届家庭中秋晚会顺利落幕了,自己感触颇多。要感谢网络这个好东西,让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的亲人们,能够面对面地谈笑,感受彼此的情绪。同时,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用心去增进家人之间的交流,满足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这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做好了,我们将收获更多的亲情,得到更多的心灵慰藉。
说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第二届家庭中秋晚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