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白居易的放言·其三》

读《白居易的放言·其三》

作者: 青青子衿2020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19:24 被阅读0次

    昨天下午,读到白居易的“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不由得感慨万千。

    说起白居易,想必大家耳熟能详,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刘禹锡是唐代三大诗人。他的诗题材多样,语言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

    这首诗选自白居易《放言五首》中的第三首。放言诗一共有五首,是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政治抒情诗 。在这五首诗中,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以表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告诫世人。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和事物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说到这,使我想起我爸曾跟我讲过的一个故事。那是六十年代,城里几个知青下乡,其中有一对姊妹花——她们来自同一城市,一个工厂。一个叫小兰,一个叫小花。小兰是那种待人特别热情的女孩,见人一脸笑容,看到老乡老远就打招呼。而小花总面带忧郁,看到老乡仅能微微一笑。所有村里人都特别喜欢活泼的小兰。后来有返城的指标,小兰被乡亲立保回城,小花却被滞留在农村又吃了几年苦,好不容易有回城指标,却被一封匿名告状信,说小花思想作风有问题,再次被滞留农村,好在几年后,国家政策改变,知青都可以回城。小花回城后,又再次和小兰在一个工厂上班。小花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努力工作,不断学习,领导正想提拔她,她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小兰,表面上小兰祝福恭喜小花,可在这时,又有一封举报信呈在领导的办公桌上,说小花在下放期间,生活作风有问题。

    小花感慨命运的不公,为什么自己那么清白,却多次被人陷害!?后来,谜底终于解开了。她们插队时的村长告知事情真相,两次匿名信都是小花的“杰作”。其实真正作风不好的是小兰,当年她为了回城,故意和村长儿子好,小兰回城后立马翻脸,甩了村长儿子。告状信也是小兰写的——因为之前小花曾跟村长儿子写过信,有存根。

    小兰难过地找到小花,问她为什么这么对待自己——我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吗?小花冷漠的笑了,恶狠狠地说:我怎么可能跟你是朋友,那时我出身不好,你是贫农出生,跟你好在一起,别人会忘了我的身份!去农村是我的耻辱,跟农村傻子在一起,更是我的耻辱。我怎么会让知道我过去的人有好日子过!?

    想当初,小兰在下放时,表面上是那么尊重村里人,却心里却打心眼瞧不起农村人。而更可怕的是她居然利用自己的好姊妹,还陷害好姊妹,真是人心叵测!

    白居易在诗中说:我送你一个鉴别事物真假的办法,非常灵验。那就是宝玉也好,优秀的材质也好,都必须经过一定时间考验才能识别出来!当年周公忠心耿耿辅助成王的时候,有多少人说他怀有篡位的阴谋?但最后大家还是看出周公的赤胆衷心;又如当年王莽辅助幼小的汉朝皇帝,那态度多么谦恭和顺,差不多朝野上下的人都在说他是天底下第一好的人,可又有谁知道他后来居然篡位自立呢?“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没有搞清楚的时候死去了,那么他们真正的人品就没有人能够知道了!

    读白居易的诗后,更让我理解了看人不光要看表面,更应该通过表象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具备一双“慧眼”,对人对事,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白居易的放言·其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gx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