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始积累的逻辑

原始积累的逻辑

作者: 菜刀少爷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00:04 被阅读0次

一、意外

半年前,“菜刀少爷”还是一个冷清的小公众号。它偏安一隅,默默无闻,门庭冷落鞍马稀。

两百多个粉丝,几百出头的阅读量。显然,那不是段激动人心的时光:走心写一篇,后台推送,石沉湖底,水花都看不见。

很正常,现实就是这样:这是个浮躁的社会,没多少人愿意静下来听你长篇大论。看电视,两分钟没有梗,你就会换台;看文章,前两段不性感,你就会关闭。我自己都是如此,又凭什么要求别人?

这个世界本来是容易埋没人的:当被外界打上“碌碌无为”的标签,再好的内涵,也会被埋没。梵高死后多年,才被发现是天才;而更多的梵高,压根就被埋没在何处而不得知。

公众号的冷清,大概持续了一年半,直到我写下第31篇文章。那是场愉快的意外:各种机缘巧合,各种朋友捧场,更多的人听到了我的声音。

事实上,我之前努力做过很多事,什么都没发生;而今天,我并没努力更多,只不过时运到了。

我知道自己的斤两:在大拿眼里,这点东西,简直不值一提。但对我而言,这件事情上,最难的原始阶段已经过去:我有了几万名订阅读者,也结识了不少媒体渠道,只要我输出高质量的文章,朋友们就会帮我传播。这是最大的红利。

我不奢求什么特权,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你静下来听我说话的机会。这个机会绝不是生来就有,绝不是理所当然。要得到它,即需要持续不懈的付出,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把公众号运营看做一个小项目,它是个精致的缩影:原始积累永远是最难的。无论自媒体、销售、生意还是创业,概莫能外。

十和一是数量差异,一和零是天壤之别。

二、坚持

很喜欢一位作者。现在他大名鼎鼎,曾经却无人问津。“在网络写作上的前四年,没有什么影响力,也没有任何回报。坚持到五年之后,影响力开始变大:博客从初期的几万、几十万到超过百万的RSS订阅,微信也有几十万订阅,开始对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影响,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耕耘多年,“汽车之家”终于在纽交所上市。早先哪有这等风光:“被看不起、看不见的阶段大概持续了四年,日子很苦很灰暗,不知道能啥样,唯一能做的,是更加在乎服务用户的细节,努力坚持,终于用态度换来了尊严”。

说起创业,没谁比中共更厉害了:28年,换来一个天下。创业导师们和它一比,简直是弱爆了。实际上,这28年的前大半时间里,中共都扮演着挣扎者的角色,千辛万苦,当得起“艰苦卓绝”四个字。“坚韧顽强”是这段红色历史的注脚。

……

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无论哪个领域,“坚持地付出”都是原始积累阶段的必需品。坚持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坚持肯定没机会。

我始终相信,付出是有回报的,但不是马上有回报。付出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甚至可能要一两年才能看出端倪。可惜大多数人在回报来临之前,选择了放弃。努力一两天就有回报?哪有这样的好事。生孩子都要十个月。

不少人信誓旦旦,说自己“能吃苦”,而这所谓的吃苦建立在“有大回报”的基础上:告诉你能挣一个亿,那谁都愿意天天加班。真正难的是“没有确定回报”下的付出。

“无利不起早”是理所当然的人性,却是原始积累阶段的毒药:当你还是 nobody,不要讨价还价,不要斤斤计较,你要放下身段,升级和传播自己。和蝇头小利相比,原始的资源和起步的机会才是能改变本质的东西。

李斯是大秦帝国的二号人物。当年他离开家乡,苦心经营,艰苦付出,用十一年换来一个机会:一个“见嬴政一面”的机会,一个“嬴政让试一试”的机会。

在北上广,这样的故事从不缺少:你用无数个辛苦的日夜,换取一个“试一试”的机会。你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唯有强力输出和高速成长,等待它,然后抓住它。

原始积累是辛苦灰暗的经历,从零到一是苦涩孤独的时光 。如果一穷二白、从零起步,那只有持续输出和坚持不懈能帮到你。

三、单爆

1991年,在创办的好梦公司倒闭后,冯小刚把自己关在北京郊区的家里,过着与世隔绝、浑浑噩噩的日子。

六年后,《甲方乙方》上映,这是国内首部贺岁喜剧;次年,《不见不散》上映,收获了国内票房冠军。这两部爆款,是冯导重要的人生节点:从此跻身国内顶尖导演行列,一发而不可收拾。

1997年,有人收购了汪峰和他乐队的两张专辑。这两张的专辑,凝聚了汪峰“这十年对生活的所有梦想和理解”,一共只卖了5000美金。

七年后,汪峰写出了《飞的更高》。作为“神州六号”一飞冲天的背景歌曲,这首歌红遍全国,也开启了汪峰的好运。这名执着的摇滚歌手开始收到大量商演邀约,个人才华终于兑换成商业利益。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单品爆款”常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类似的故事很多:

史玉柱做脑白金,从“负债数亿”到“东山再起”;

乔帮主做 iPhone,让苹果的市值富可敌国;

陶碧华做了一辈子“老干妈”,席卷了中国留学生的厨房,成了中国商业的传奇;

曹雪芹有《红楼梦》,“增删五次,批阅三载”,一部书就足够名留青史了……

一个杀手级的产品,胜过一堆平庸的应用;一个一流的项目,胜过十个凑合的生意。

喜欢郑晓龙,不仅因为他的作品,还因为他“单品爆款”的行事哲学:《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芈月传》……哪个不是数年磨剑、精益求精?哪个不是风靡一时、剧中上品?

原始积累阶段,“单品爆款”最简单有效的打法。比如,“菜刀少爷”这个公众号,真正引发质变的,只是三篇文章:三篇阅读千万的爆款,每篇涨粉一万。

在拥有资本、成为玩家后,你当然可以多元发展,这无可非议:八仙过海,各有各的玩法。但在原始积累阶段,专注聚焦才是最该做的事情:集中所有的资源,倾注所有的精力,精雕细刻,力出一孔,打造一个单品爆款。

这件爆款会成为你的标签和名片:它放大你的声音,打开你的视野;它帮你获得种子用户和原始资源;它赋予你“被利用的价值”,于是大佬高人愿意带你玩了……它是你光辉岁月的起点,它带你进入新的世界。

“单爆”的思路同样适用于个人经营。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十年,要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这是你财富的根源,创业与打工都一样。

爆款可以一本书、一个产品、一个项目,更可以是你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这是可进可退的智慧:进,是你攻城略地、割据诸侯的本钱;退,让你安身立命、生存无虞。

想做歌手,你要有一首成名曲;想做影星,你要有一部代表作;想建功立业、搅弄风云,你要有一个不可动摇的第一。

四、运气

很多时候,想成事,光努力还不够,还要天时地利人和。关于运气,喜欢两句话:

一句是: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运气本身就是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命运无法把控,那只能更勤奋一点。

一件事情,就算努力的权重只占30%,我们也该100%的努力,因为另外70%我们左右不了。运气不好,从来是不努力的理由。

一句是:天助自助者。

见过一些优秀的人,乍看上去,或多或少被好运气眷顾。其实,也可能是,他们进入了良性循环。事情的前期只能靠自己,等你起势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会来找你。

这年头,投资不光是股票和房产,想让高人带你投资你,你要展现价值:你越给力,他越帮忙;他帮忙了,而你不给力,他就放弃了。——高人很忙,高人不是慈善家,他要把精力资源投到给力的人。

如果你出身显赫,恭喜你,不用太考虑原始积累,爹就是你的原始积累;如果你出身平平,也不必沮丧,世界虽然不公平,但还不至于让真正努力的人无法出头。

我从未见过一个勤奋、自律、专注、野心勃勃的年轻人,陷入长久的困顿。他们的穷苦,都是暂时的。

说到底,自己要争气。

相关文章

  • 原始积累的逻辑

    一、意外 半年前,“菜刀少爷”还是一个冷清的小公众号。它偏安一隅,默默无闻,门庭冷落鞍马稀。 两百多个粉丝,几百出...

  • 写给农村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有钱人

    一:财富的原始积累 财富的原始积累非常重要,农村家庭的孩子,本就不富裕 这时候,家庭财富的原始积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 原始积累

    今天照例去保养车子,到了4S店,发现里面像经历一场浩劫,一打听,一个店员说旧店被征收了,保养得去新店,这两天正搬店...

  • 原始积累

    人生必须要经历的3个阶段:“承认父母的平凡,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子女的平凡。” 经常听人说,要是我当初没走错路,一...

  • 原始积累

    晚上走在回家的路上,情绪有些低落,十月一过后,还有一个月就是双十一了。这段时间买东西的人少的可怜,每天想要开个...

  • 何为原始积累、财富自由的理解。

    人人都想实现自己的原始积累、实现财富自由。但对于何为原始积累、财富自由的理解却似乎有点偏颇。 这概念不清楚,事实上...

  • 决定人一生财富的从来不是勤劳和人脉

    做人不能好高骛远,做事要重视原始积累 做事也好,积累财富也罢,都要重视原始积累,也就是开源节流。人的日常开销,就是...

  • 我是不是想多了

    如何快速完成原始积累。 实在是佩服那些快速完成原始积累并实现阶级跃升的人。和他们差了什么,比如知识积累,经历,耐心...

  • 材料的原始积累

    初一初二的时候喜欢看《意林》和《青年文摘(彩版)》。看《意林》时尤其喜欢其中的名人故事和品牌故事,现在还记得当时看...

  •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始积累的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iy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