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该怎么成就自己,惠特尼·古德曼说,无论我们决定怎么生活,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开心,要过一种能满足你、挑战你、有意义、让你快乐的生活。这需要你敞开心扉,接受自己所有的经历和所有的情绪,发现自己的价值,并且追随它直到生命尽头。
她总结了三点建议送给大家:
第一,选择放弃不断地追求幸福。这听起来似乎有悖常理啊,如果我们不追求幸福,又怎么会快乐呢?
想想看,我们总在拼命地追求幸福,可是真的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吗?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人尤其热衷于追求幸福,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没有因此变得更幸福。研究发现,人们越是把幸福当做追逐的目标,就越容易不幸福。
因为,你所需要的幸福,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取决于和你相关的各种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人们普遍认为,通向幸福最常见的道路是:上学、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子、退休,努力维持健康,活得长久。很多人按部就班地沿着这条路寻找幸福,但还有很多人,没走寻常路,要么实现不了这些打卡式的目标,要么根本就不想实现。这些人没能按常规的方式获得所谓“幸福”,他们难道就是失败者吗?
所以,惠特尼·古德曼的意思是说,有很多东西是无法实现的,她鼓励我们不要把幸福寄托在这条传统但未必正确的道路上,而是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去过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生活,寻找真正的满足感,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幸福”所在。
第二,过一种价值驱动型生活。
所谓价值驱动型生活,是和幸福驱动型生活相比来说的。幸福驱动型生活,是指以实现幸福为最终目标,认为所有消极的想法都是对幸福的威胁,需要清除。认为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那就说明他还不够努力。幸福驱动型生活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追求积极和快乐的意义。
而价值驱动型生活,则是优先考虑什么对自己来说最重要,比如,也许你更看重付出而不是享受,更渴望实现自我而不是繁衍后代,等等。价值驱动,就是找出你的价值,然后找到一条道路去实现它。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你可能随时会有痛苦、抱怨和其他负面情绪,可能也不会总是感到幸福,但它能让我们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实现达成一致,这是一种很大的满足。
也许你一下子说不好自己有着怎样的价值观,没关系,你可以思考生活里的这四个方面:工作或教育、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和健康、以及休闲,问问自己,对这四个方面的事情,你通常是怎么做的,有哪些看法,关心什么,以后想朝什么方向努力?
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其实就反映出了你的价值观。当然,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想法会不一样,价值观会随着年龄、经历和生活的变化而改变,你可以随时做出调整。
价值驱动型生活的好处就在于,当你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生活的时候,日子就会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也许你不会总是感觉“良好”,但你知道,你在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第三,从自助的漩涡中解脱出来。
当你开始努力过价值驱动型生活,而不是幸福驱动型生活时,你可能想要全力以赴,但惠特尼·古德曼建议我们,慢慢来,学会休息,甚至偶尔放弃。
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惠特尼·古德曼发现,人们为了实现最好的自我,常常操之过急,一旦遇到失败,就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很容易受挫,伤害身心健康。
她说,我们不用一直追求快乐和健康,要学会给自己放松甚至倒退的时间,可以什么都不做、偶尔躺平摆烂、心安理得地浪费时间、看没营养的肥皂剧、吃想吃的垃圾食品,等等。
你不是每件事都必须做对,不是每一刻都必须自律,不要痴迷于完善自我,不要害怕休息和暂停。进步没有终点,所以需要慢慢来。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自我和最快乐的自我,只有真实、健康和勇敢的自我。只要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为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去生活,能尽力做好自己,主动帮助他人,能开怀大笑,也能放声哭泣,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